清聯賞讀二百零九
自題聯
林則徐
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一、注釋
1..林則徐——字元撫,一字少穆,侯官人。嘉慶辛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雲貴總督,加太子太保。贈太子少傅,谥文忠。有《雲左山房詩鈔》。
二、賞讀
1.格律
苟利國家生死以;
仄仄仄平平仄仄;
豈因禍福避趨之。
仄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聯:246節奏點平仄交替,上下對應246奏點平仄相反。
上聯句腳:仄,下聯句腳:平。
2.對仗
上下聯:
“苟利”和“豈因”狀中結構詞組相對;
“國家”和“禍福”并列結構詞組相對;
“生死”和“避趨”并列結構詞組相對;
‘以’和‘之’動詞相對,之,去、往之意。
3.聯意
自題聯
林則徐
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如果對國家有利,我會不顧生死地去做;
絕不會因為對我個人有利才去做,對我個人有害而不去做。
4.評賞
這幅是林則徐的自題聯,出自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詩:“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谪居正是君恩厚, 養拙剛于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 試吟斷送老頭皮。”
上聯,是一個假設關系複句,前四“苟利國家”,如果對國家有利,那麼會怎嗎樣呢?“生死以”,‘以’這裡是做、從事的意思,就是不顧生死地去做。表達了自己中心為國的高尚品德。
下聯,是一個條件關系複句,前四“豈因禍福”,就是不能因為對自己有禍或有福,即有利或有害,怎麼樣呢?“避趨之”,‘之’,這裡是去、往之意,去趨利避害。從反面表達了,隻要對國家有利自己就會不顧生死地去做,而不是看對自己有利或有害,而選擇趨利避害。
上下聯,既可以看做反對,也可以看做選擇關系流水對,就是選擇“利國家”,不選擇“利自己”。
整幅聯,聯語直抒胸臆,悲壯感慨,對仗工整。表達了自己赤忱的愛國之心,和為了國家可以把個人的生死禍福都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質。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