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男孩都是影帝

接下來是第四條,冷漠即熱情。

做父母的都知道,男孩們對待事情是比較理性的。

曾經有人問我:“你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狀态或樣子?”

我想了想說:“硬漢式暖男”。何為“硬漢式暖男”?它有兩層意思:

一、性格堅毅、迎難而上、解決問題。

二、内心善良、正直。

很多時候,男孩們給人的外在表現是冷漠,不關心周圍人的感受,這時家長就會覺得孩子不禮貌,

但其實我們要分清,出現這些的原因是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還是理性思維的出現。

還有一點,男孩子的孤獨不易被覺察到,這種孤獨來自于三個方面:

1. 沒有志同道合的夥伴;

2. 學校學習氛圍壓抑;

3. 家庭氛圍,父母不懂得欣賞孩子,經常批評否定。

遇到這些情況,絕大多數男孩都不會主動與父母述說。

他們通常會選擇自我消化,但你要知道,負面情緒是會累積的,當它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爆發出來。所以,當孩子出現了上述情況,我們應該采取一些措施:

一、給孩子寫鼓勵日記。

不要總是否定孩子,适當發現孩子的優點,鼓勵孩子。

二、幫助孩子建立榜樣。

詢問孩子是否有這四類榜樣:父母榜樣、同伴榜樣、社會榜樣以及名人榜樣。

如果有,讓孩子羅列出來,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榜樣思維,對于療愈孩子内心的孤獨,激勵孩子内心變得強大,也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條,遊戲非遊戲。

孩子玩遊戲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

在這裡,我直接給大家三個建議:

第一,與孩子一起制定玩遊戲的規則,給他留白時間,對時間進行複盤。

孩子在玩遊戲這件事情上沒有時間觀念,我們也沒有辦法讓他不再玩遊戲。

既然如此,我們就給他制定一個基本的規則,譬如,周一至周五隻能玩15分鐘,周六日可以玩1小時。

最後,讓孩子去統計自己的遊戲時間,每周、每月進行一次複盤,在這個過程中,他會慢慢學會分配、管理自己的時間。

第二,與孩子聊聊他喜歡的遊戲。

遊戲中可能蘊藏着孩子對未來的興趣愛好、人生志趣。我們可以抽出時間與孩子聊聊,他為什麼喜歡玩這款遊戲?

因此,家長朋友們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1. 孩子最喜歡玩的三款遊戲是什麼?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孩子興趣愛好的方向。
2. 說出孩子喜歡每一款遊戲的理由。
3. 孩子沉迷遊戲是因為他缺乏了某種能力,還是心靈想要得到慰藉。

我發現,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玩遊戲這件事情上,伴有強烈的不滿,認為玩遊戲就是在浪費時間,一無是處。

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我們要做的是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不要隻看到表象,否則将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第三,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這部紀錄片《Not a Game 》。

這部紀錄片主要講述了遊戲對改變世界的益處,遊戲能引導孩子走出陰霾,遊戲對互聯網的發展等等。

通過紀錄片,你也許會對遊戲有全新的認知,推薦給每位家長朋友觀看。

以上三點建議,隻有真正落實去做了,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孩子也會有很大的改變。

第六條,競争即合作。

從男孩腦科學、性别科學的角度來說,他有七大思維特質。

其中一個,就是競争思維。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好勝心比較強。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需要做兩件事情:

一、幫助孩子制定一個挑戰目标。

如果孩子喜歡競争的氛圍,父母就給他平台與機會,激發孩子,幫助他制定并挑戰目标,鼓勵他不斷突破自己,在遇到挑戰時要迎難而上。

這對于培養男孩的抗挫能力、複原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二、當孩子突破小目标後,營造儀式感。

孩子在達成目标後,父母可以給他舉辦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把儀式感做足,慶祝孩子的高光時刻,這其實也是一次複盤的機會。

...

第七條,父子非父子。

想問一問各位家長朋友,你覺得最好的父子關系是怎樣的?是戰友、朋友,還是其他什麼關系?

父親這個角色真的很重要,有兩句話想分享給大家:

一、肩并肩,戰友的角色很重要。

什麼是戰友?戰友就是能與孩子一起面對挑戰,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一起參加活動與比賽,媽媽可不可以成為孩子的戰友?

當然可以,但爸爸若能成為孩子的戰友,則會事半功倍。

二、幽默勇敢很重要。

我認為,作為一位爸爸,最高的教養方式就是幽默。

幽默的背後是樂觀、堅毅。《第3選擇》的作者史蒂芬·柯維曾在書中寫道:“幽默是永恒不變的第3選擇。”

第3選擇是更好的選擇,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家庭關系之間,如果遇到沖突,幫助我們跳出固有的思維的一種選擇。

上面已經分享了很多關于男孩養育的方法和建議,但最本質的,還是希望男孩們能夠變得樂觀、勇敢、溫暖與善良,這才是根目錄。

家長朋友們要想真正把男孩養育好,請記住這一句話:“每個男孩都是影帝。”既然是影帝,那你就陪他演戲。

在這過程中,我們要從内心帶給他們真正的力量,這種力量叫勇氣、責任與愛。

隻有給孩子足夠的愛,他才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才會在具體事情上慢慢變得自律。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