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相幹為啥叫風馬牛不相及?
我們常用風馬牛不相及,或者風馬牛,
來比喻事物毫不相幹。
那為什麼毫不相幹,叫風馬牛不相及呢?
風馬牛不相及,出自《左傳·僖公四年》: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春秋時期,齊國打完蔡國後,又來伐楚。
楚國和齊國說,
“你們在北,我們在南。
即使馬牛走失,都跑不到對方境内,
幹嘛要來攻打我們楚國呢?”
風馬牛的風,《辭海》第七版中,
給出了兩種解讀的說法:
1、走失。風馬牛,即馬牛走失
2、雌雄相誘。風馬牛,即牛馬發情追逐
總而言之,風馬牛不相及,
最初的意思就是,齊楚兩國相去甚遠,
即使馬牛走失(或牛馬發情追逐),
都達不到對方境内,可謂毫不相幹。
後人,就都以風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的毫不相幹。
注:風馬牛,還有一說是馬和牛不同類,無法雌雄相誘。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