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萬物加上時間維度
多創業者到華為參觀考察,華為非常成功,值得學習。但是,大家聽完華為老師的分享後,就用u盤拷貝老師電腦上的各種流程、制度、表格,動辄好幾個GB。拷貝完之後,他們特别滿足,仿佛把這個u盤帶回家,自己的公司在不久之後就能變成華為。
他們真的能學會麼?
華為今天的管理手段,隻适合今天的華為。華為像這些創業者的公司那麼大時,采用的管理方式肯定不是這樣的。如果創業者真的想拷貝資料,也許應該去華為的檔案庫,把華為2012年或者2002年甚至1992年的管理制度拷貝回家,而不是拷貝2022年的。今天華為的成功與輝煌,不在于它今天做了什麼,而在于它10年前、20年前甚至30年前做了什麼。
隻有理解了抽象的時間維度的存在,你才會明白:原因通常不在結果附近。
還有個例子。
小米2010年開始創業:2013年的營收就達到了265億元,簡直是火箭般的速度。無數企業家蜂擁而至,向小米學習“管理秘籍”。雷軍說:“我們的管理秘籍,就是我們的超級扁平化。”在小米,雷軍下面是合夥人,合夥人下面是員工,從上到下隻有三級,超級扁平化。
企業家們一聽,羞愧難當:在自己的公司裡,從員工到主管,到經理,到總監,到部門總經理,到副總裁,到高級副總裁,到常務高級副總裁,到總裁,到輪值CEO,到CEO,到副董事長,到常務副董事長,到董事長,足足有十幾個層級,太臃腫了。一定要扁平化!
回到公司後,這些企業家就開始将大刀砍向自己的組織架構,不斷縮減層級。先是縮減到8層,然後縮減到7層,再縮減到6層……越往後越難縮減,可不管他們怎麼努力,就是不能像小米一樣縮減到3層,為此,他們非常痛苦。幾年之後,公司傷筋動骨,卻還是沒能實現“超級扁平化”。
2019年,小米公司宣布:小米的組織架構從3個層級改為10個層級。
這些企業家聽到這個消息,可能會一口鮮血吐在屏幕上:為什麼啊?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站在時間的維度來看,2013年的小米仍然處于創業期,首要任務是試錯、增長,而且員工數量不多,所以,小米采用了扁平化的組織架構。但是,2019年的小米已經進入成熟期,需要規範,需要增加确定性,這時,小米就要向管理要效益了,所以因時制宜地改成了層級管控架構。
那些沒有四維思考能力的企業家,讓早就處于成熟期的公司采用剛剛創業的小米的管理方式,反而導緻公司元氣大傷。
所以,研究商業世界,一定要懂得給萬物加上時間維度。一旦加上時間維,你就會看到隐藏在成敗背後的各種周期,比如産品生命周期、企業生命周期、技術發展周期等。萬物皆有周期。
- 上一篇 過年好
- 下一篇 58《兌》(-摘抄)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