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隻能不停地告别 | 永遠不存在的此時此刻
【鄭重聲明:原創作品,非首發,首發在同名公号,文責自負。】
任航攝影作品
現在,此時此刻,就是一場葬禮,我們在不停地告别過去,所有的過往。
像我們經曆這樣的葬禮不計其數,像在生産什麼,像在追趕什麼,我聽說還有黃牛在做這種生意,為了能盡快處理屍體。我們已經無力解釋這到底為什麼,隻想着能更好地做一次告别,能讓繼續活着的人有一些相對深刻的記憶。
比如最近喜歡任航的作品,他已經離開了,也許在另一個世界盡情的地拍照,也許早就不用相機了。那麼這些作品就在人間不斷地告别着,每一次被看見都是一次告别,即使我們素未蒙面,那又有什麼關系呢?
回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很自由,很安全,就像元宇宙,因為我們無法進入到一個完全可信的未來,就像我們永遠無法想象死亡的真實感受和死後的世界。讓自己在一個完全可控的虛拟世界裡遨遊,像我這樣,努力比喻,拼命想象,讓那些看似平常的事變得有點意思,這會讓人癡迷,每天寫點東西的快樂也在于此,所以回憶時完全沒有試探,沒有膽怯,非常大膽直接地去想,進入到一個可以事無巨細又可以瞬間跳脫超級宏觀的視角,去看,去聽,去感受,用自己的所有去體驗。要用當時的感受充分激發記憶,當記憶完全打開再次去感受還會有全新的感受,這就産生了呼應,記憶之間的共鳴,和此時此刻的共鳴,所以有時候會很在意當下,隻是有時候要忘我才能真正進入狀态,才能完全的地真實感受,也就是記憶中最重要的部分。
我就想這應該就是死者看到的,或者說我們能想象到最完美的死亡,所以葬禮上我們的一言一行,死者都知道,甚至可以進入某些人的身體去體驗。一些傳統葬禮習俗可以持續很多天,就是讓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相互之間充分想象,完全告别,告别透了。無論在哪個地域,那些儀式都是在感染活着的人,每一個人用最後的形态和氣氛留給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如今這個儀式商品化,快捷化,就像一盒随處可見的零食。短暫記憶和享受讓我們失去太多,我們不應該考慮是不是進步,應該考慮的是退步的遠不遠。
我們要怎樣看待這一次缺失,這應該就是葬禮的禮,而現在我還在這兩場殡儀館的葬禮回憶中摸索,帶着答案和問題一起。回來的路上,我還在想,我為什麼要參加一場這樣的葬禮,全世界還有多少像這樣的葬禮,人們并不會關心有多少這樣的人死去,也不會在意有多少像這樣的人降生,他們看似完全沒有聯系,卻有着相互影響相同的結局,當我們忘記,當我們忽視,當我們再次面對自己,沒有想過也許我們自己的葬禮也會在殡儀館裡,這樣無趣,人們也不會留下什麼關于我的記憶,隻是知道我死了。從此再也無法和這個世界有任何瓜葛,我的意識也許會像活着的時候記憶裡一樣自由,安全,我可以在宇宙中遨遊,如果這樣想你還相信有外星文明嗎?相信前世也許是外星人嗎?相信那些神秘的力量來自哪裡嗎?也許那些所有不可信的東西都是你自己。
隻是那些參加殡儀館葬禮的人依然不會記得那天的天氣,也不會記得那天的陽光,還有是不是有鳥在叫,或者逝者的發型是不是他(她)自己喜歡的,還有指甲裡有沒有泥,葬禮的前一天晚上是不是有陌生人拜訪,流浪貓有沒有跨過冰冷的身體,野狗是不是在遠處樹林裡張望,那些曾經愛他(她)的人是睜着眼還是閉着眼哭泣。
任航攝影作品
- 上一篇 給女兒的第1723封信 水槍到家,周中送校
- 下一篇 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