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D392 共讀朱建軍《意象對話心理治療》2/N【認同】與【心理現實】

舞動靜心打卡D7/R56(每輪7天·第56輪第7天/總第392天),歡慶又一輪靜心打卡完成✅,暨簡書碼文打卡D1049天。➡️

...

今天我們繼續共讀讓弗洛伊德在百年後的中國落地生花的【意象心理學】創始人朱建軍老師的著作《意象對話心理治療》,題述内容摘記如下:

【認同】是最基本的符号化過程,也是一個心理動作,它是我們把一個新經驗到的内容和過去經驗到的内容或一個符号聯系在一起,并把這兩個東西看作“同樣的”。

對應到語言中,認同體現為最簡單的句子:“這”是“某物”。“這”就是我們新經驗的内容,“某物”是我們已經了解的某個東西,或者說是一個符号。

在我們說“這是某物”的時候,或者我們雖然并沒有用語言在說,隻是在心裡用任何方式去告訴自己“這是某物”的時候,我們就忽略了“這”和“某物”的區别,我們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這兩個事物。

我們的這個“心理動作”就會把這兩個事物拉得更近,認為兩者更相似。

我們還必須注意,認同過程并不是一個冷冰冰的認知過程,而是帶有情感的。我們的認同可能是和喜悅的情感相聯,也可能和無奈、悲哀的情感相聯。帶有的這些情感越強烈,這個認同就越穩定。

...

做客【全民幸福社】直播活動的【朱建軍】老師


最重要的認同過程是對自我的認同。

當我們說“這就是我”或“我就是如何”的時候,我們就把現在所經驗的内容和“自我”這樣一個心理結構聯系在一起了。

另一個重要的認同過程是【對他人的認同】。

當我們認同于另一個人,比如父親、母親、一個喜歡的老師、故事中的英雄和美女,我們就把“自我”的心理結構和在我們心目中的那個人的心理結構聯系到了一起,并且會産生一種影響,把自我的經驗盡可能地塑造為和那個人的類似。這樣一個過程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我們把自己看作什麼人,我們認同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在我們創造的【心理現實】中,我們就是什麼樣的人。

當然,正如羅傑斯所闡明過的: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和他的經驗總是不一緻,比如一個自以為溫和的人實際上内心常常有巨大的憤怒。這裡就有一種不和諧存在。他必須不斷壓抑和歪曲自己的真實經驗,才能維持原來的自我概念。

不過,在他還能成功地壓抑和歪曲的時候,在他的主觀世界中,他看到的心理現實依舊是:自己是一個很溫和的人。如果别人想告訴他一個“事實”——“他很粗暴”,這個别人實際上是錯誤的,因為粗暴是你看到的心理現實,而溫和是他看到的【心理現實】——

每個人眼中的世界本來就是不相同的,在主觀領域中,誰的觀點對自己來說都是真實的。

别人對一個人的看法,在被這個人接受後,就可以成為這個人自己的認同,從而大大影響這個人的自我概念和行為。

這也就是所謂“心理暗示”的基礎:

很多人贊揚某女孩漂亮,如果這個女孩接受了這些贊揚,她就會把自己認同為“漂亮的女孩”,從而在行為上也符合漂亮女孩的模式。如果她不接受這些贊揚,别人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作用。

...

影像是【意象】之源

正如對同一個動物,不同國家的語言有不同的符号,但是并沒有誰是錯的。選擇什麼樣的發音和文字來描述某種動物,對某個民族來說,一開始是任意性的過程。

隻是到了後來大家都接受了這個詞之後,對後來出生的這個民族的人來說,這個詞才不是任意的,而是後來人必須接受前人的說法——對後人來說,前人任意創造的結果是一個要去接受(有時也可以反叛,但是不能不看到它的存在)的現實,我們可以把這個現實稱為“社會現實”。

因此,至少存在着三種現實:【物質現實】是由物質世界形成的;【社會現實】是由前人的精神創造形成的;而【心理現實】是每個人自己創造的内心世界。

...

我是水沐,【自我認同】是心理學裡很重要的概念,孩子通過外界和重要他人的反饋,構建着其自我内在的價值體系。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在精神分析中,在孩子幼年和心智成長期,【好客體】的存在是多麼重要。

而【投射】和【移情】是内攝後的外化,是關于我們因為【認同】而産生的【心理現實】,它有時甚至比真實的現實,更容易觸發我們的情緒開關,是為我們修進的功課吧!

共進同在!一路啟發!✊✨

...

【沒有流派,隻有功夫】如切如磋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