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淺談:探尋字裡行間的無盡心海
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第一條關于讀書的朋友圈發于2016年9月26日。摘錄的文字是:“不以自己的疲累程度去衡量工作績效,而用不累的程度去衡量。――丹尼爾.喬塞林”。從那時起,内心與書之間的聯系若即若離,卻又開始于心間一根又一根地生長紮根。而印象中最早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基督山伯爵》,至今内心中仍保留着“凡事如果沒有拼命,就根本沒有資格談結果”、“縱使有我第一百次的跌倒也有我第一百零一次的爬起”這種不服輸的較勁心态,而這些年走過的路,往往對這兩句話踐行的不夠徹底。不過,幸運和福報卻已經回饋于我太多太多。我認為這一切都來源于從眼裡進入到心裡的每一個字,源于那些不斷治愈自己的書籍。
在焦慮的日子裡,書如同一管鎮定良藥,撫慰心靈,帶來甯靜。迄今為止的歲月中,真正感受到長大的時刻有四五次,但最初那份深切的焦慮源于買房的那一刻。記得那時,剛剛踏入房貸的漩渦,三個月後,我發布了第一條關于讀書的朋友圈,在那字裡行間我找到了面對生活壓力的勇氣和力量。書,成為了我焦慮日子裡的避風港,讓我在文字的海洋中尋求内心的平靜和堅定。但此時,讀書于我還是一件需要挑戰的事。
在至暗的生活中,書如同一盞指路明燈,照亮前路,給予溫暖。生活的最大苦難于結婚之後悄然浮現,從焦慮的反複侵襲到内心的能量正負不定,負能量如影随形時,不幸的事情便油然而生。幸運之神的再次眷顧,讓我有幸邂逅了王陽明心學以及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的深刻領悟,我明白了内心的力量是戰勝一切困難的關鍵。“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智慧箴言,更是讓我懂得給予愛與善良,自然會收獲更多的愛與福報。對《傳習錄》、《論語》、《大學》、《道德經》這些書籍有了一定的了解,對王陽明、曾國藩、孔子等偉大的聖人漸漸認識。然而,讀書于我來說仍難堅持。
在痛苦的内心裡,書如同一根堅韌的脊梁,甯折不彎,挺立不倒。讓我重拾信心與方向,對生活和歲月,對于一切生命加諸于自身的,都心存感恩。自此,讀書終于從我身上開始發芽,在想刷視頻時想到看幾頁書,在坐地鐵時要看幾頁書,在無聊時更要看幾頁書。從強迫着看書到不看書缺了點什麼,這一轉變整整用了八年。
内心世界的豐盈與精氣神的強盛确實能通過讀書滋潤和強化。在探尋字裡行間的深邃與奧秘之中,一本書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内心的世界,更是一座照亮我們心海的燈塔。它引領我們深入自己的靈魂,讓我們在知識的洗禮下,逐漸展現出如詩經可以讓我們如詩經《國風·秦風·小戎》所中所描述的“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 上一篇 去陪哥哥買車帶給我的一些震撼
- 下一篇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之找出關鍵句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