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出者愛返

臨近中考,在學生狀似疏懶的外表下,不少同學還是在暗暗跟自己較勁,期待着能在中考時考出理想的成績。負重前行不如輕裝上陣,出于對學生可能存在的或大或小的心理壓力的擔憂,九年級組在周四的第一節晚自習舉行了減壓活動。

活動時,大家暫時把自己從學習中解救出來,投入到激烈的搶零食大戰中。時隔半月,同學們再一次做起了體育中考的測試項目——仰卧起坐,通過這樣的方式傳遞零食。我們班在數學謝老師和大家夥的協作下,得到了不少零食。這些零食或大或小,凝聚着大家的力量。

當大家歡歡喜喜回了教室,又埋頭做起之前沒寫完的那張化學試卷。臨近下課,我喊了齊祥上來分那兩瓶大飲料。在粗略計算了一下飲料的體積後,我得出了每人(45人在校,1人請假)隻能分到70多毫升的結論。可是由于對一次性杯子的體積不了解,所以,在倒到第28杯時,兩瓶飲料就見底了。學生們還在底下安靜地寫着題,渾然不知講台上的我正為此發愁。

28杯,如果一杯杯平分成45杯,顯然工作量有點大。于是,我想到另一個辦法,我們班正好22個男生,平均分成22杯(多半杯),再讓他們每人分一半出來給女生就行了。就這樣,男生們排着隊上講台,一手端着有飲料的杯子,一手拿着空杯子走到女生們的座位邊。

一杯飲料在平時也許算不得什麼,但是在學校“關”了四天後,它便是一碗甘霖。想不到的是,說是平分一半出去,有愛的男孩子們還是悄悄地多勻出了一些,更有甚者,直接将整杯贈送了出去。這時候,喝下的不隻是橙汁,更是同窗三年的深情厚誼了。

22杯,勻成44杯,加上我提前預留的1杯,總數沒錯了。我一直留心着,總怕到了最後發現不對勁。果不其然,最後隻剩下李世傑手中端着的一整杯飲料,卻還有兩名女生沒分到。這是怎麼回事呢?在我還糾結着怎麼處理時,這個善良的孩子将手中的飲料一分為二,雙手遞了出去,給了這兩名女生。雖然有驚訝,但也毫不意外,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呀。

下了課後,我把分零食的活兒交給了主動報名的曾亞文,盡管大家對他心存懷疑,但是面對着一大包大小、品種五花八門的零食,大家也自認沒有好辦法。“怎麼分都無法做到絕對公平,所以我們就看曾亞文怎麼來處理吧。”

他接過零食袋,開始遊走在班級裡。我離開教室前交代了一聲,“别為吃的打起來哦。”看似是一句玩笑話,也是确實怕他會因為分配的問題引發矛盾。

等我再進教室時,大家的桌上都有了兩三樣小零食,唯獨他自己。他還在繼續分,眼看着最後一組快輪不到了,曾亞文開口說了一聲,“不夠分了呀。”這時候,旁邊的幾個孩子的行為感動了我。

當時的我正在講台上坐着,講台下的周子傑在聽聞曾亞文的話後,也說了句什麼,我心想也許周子傑是準備把自己的零食退還給曾吧,他的行為引得周圍的同學一陣贊許、驚歎聲。我頓時生出好奇,到底是做了什麼呀?我站起身,才看到他正從口袋裡摸出錢來,還不少,至少20多元。他說了句,“少多少,去買點來不就行了。”那一刻,這驕傲的勁頭可比孔乙己在鹹亨酒店裡“排出九文大錢”還有氣勢呀。同學的豔羨之意、敬佩之情讓這個溫暖的孩子做出了隻有我這個角度才看得到的小表情,他竊笑着,那是突然被人贊揚的傲嬌,是幫助同學的喜悅,是慷慨解囊的大氣......

後排的常禮聰、陳創新等人見狀,趕緊把自己分到的零食又放回了大零食袋。最終分零食的任務圓滿完成,而曾的桌上仍然空空如也,他用犧牲小我的精神成全了大我,果然,誰都沒有意見,誰都願意與之分享。

我忽然想到了一個詞,便分享給了他們,“愛出者愛返”,看他們沒有理解,我又寫在了黑闆上。并把剛剛所觀察到的幾個小細節向他們介紹,告訴他們,當我們在向周圍傳遞善意時,也終将會收到他人對我們的善。當然,這幾個默默奉獻的孩子,最終也都得到了佘老師的“私貨”,這是返回給他們的愛。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