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漾棹歌 丨 自序,《雨疏》
壬寅仲夏,嘉興“鴛鴦湖詩社”高賢君發起“唱和清金粟山人張燕昌芑堂和鴛鴦湖棹歌”活動。
張公燕昌,字文魚,号芑堂,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鹽人,善鑒别,精篆刻,為浙派篆刻之“負弩前驅”。仍同鄉同宗先輩,思之不由孺慕。
餘自幼生長浦漾之畔,渴飲浦漾水,饑食浦漾菱。煙波缥渺間,常伴漁舟長橋,鷗鹭問答。
不自量,采河漾溪浜之漁謠,憶街巷裡弄之土風,步燕昌公之作,唱和百首,非敢繼美前賢,亦欲不堕箕裘也。
《浦漾棹歌·雨疏》
浦漾雨疏水雲鄉,
兩岸蔥郁陌上桑。
芰荷田田遮水府,
漁歌陣陣驚鴛鴦。
注:浦漾位于浙江海鹽通元鎮南,曆史上盛産紅菱,漁舟雲集。
和《清張燕昌鴛鴦湖棹歌》之一:“東南一帶稻魚鄉,男務田農女務桑。侬譜太平新樂府,棹歌聲裡渡鴛鴦。”
《浦漾棹歌·暮春》
暮春三月起煙羅,
蚱蜢亂飛蜻蜓多。
最是忙碌飛燕子,
劃破雲水如織梭。
和《張燕昌鴛鴦湖棹歌》之二:“波紋如縠疊輕羅,風波不作煙波多。慣撥瓜皮小艇子,浪花圓處疾子梭。”
《浦漾棹歌·紅菱》
花藏翠蔓不覺妍,
嫩剝紅菱肉自鮮。
待得菱老煮镬裡,
生芰熟菱各秋千。
注:通元浦漾盛産紅菱,清《澉水新志》記載:“菱四角而色紅,産通元鎮鮑郎浦(今浦漾地方)。”芰,菱角的古稱。
和《張燕昌鴛鴦湖棹歌》之三:“春城士女曉妝妍,插鬓紅薇浥露鮮。唱入饧箫深巷裡,賣花天氣看秋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