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連載:《閑話三國》(991)
第87回:燃微火甘甯襲重寨 擎密令毛苟竊大糧(08)
甘甯放下畫戟,擦一擦滿頭的大汗,喘一口氣:嗬,真不容易啊!
這時才聽清曹兵叫喊的是“火燒糧隊”。回頭一望,山腳下火光沖天,果然厲害。
甘興霸這驚非同小可:誰在放火?一蓬火把這座糧營燒光,我與四十來員大将這半天工夫不是白打了嗎?
正要沖下山去看個究竟,呂範上山來了。呂範向甘甯說明山下的火是用的疑兵之計。
興霸這才放下心來,明白了曹将為什麼會逃得這麼突然,夏侯惇為何又匆促逃命,原來這都是呂子衡的暗中協助。便道:“多謝呂大夫相助!”
呂子衡和甘甯來到夏侯惇的内帳,找到了記載曹營糧草的帳冊。上面寫得分明,這裡的大糧一面支出,一面解來,始終保持一百六十萬石。但在十八日的半夜裡又有焦觸、張南解來十萬石,所以帳面上最後的結存的大糧數字是一百七十萬石。
兩人到外面一看,一石一袋的糧米從中軍帳周圍一直堆到沿江一帶,層層疊疊,就象一條巨龍蟠據在聚鐵山上。真是堆積如山。
甘甯對呂範講,糧隊雖然攻下來了,但這許多糧米要搬下山,裝上船,實非容易之事。你看怎麼辦?
呂範說,我們三人共帶來九千軍隊,需要分一分工。
首先,請你甘将軍帶領一千弟兄,準備硬弓強弩,守在後山隘口上。因為我用的這條疑兵計是攻其不備,夏侯惇一時驚惶,棄寨而走。但當他逃到了山下之後,他一定會有所醒悟,發覺自己上了當的;再加上他想到丞相将如此重任交托給他,所負的責任十分重,回去無法交代,必定要來複奪糧寨。所以要把守好,不讓他上來。好在後山地勢險要,山路陡峭,是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緊要去處,一午兵也足夠了。
另外六千弟兄排成三十隊,每隊兩百人,用螞蟻傳物的方式向江灘運米。
甘甯說,兩百個人一行,恐怕不能從江口排到這裡半山腰吧?
呂範說,不妨。這半山附近的米,倒隻要用一千弟兄就夠了。你看,曹操架着這十輛槽車,如同龍骨水車相仿,就是專門用來裝卸米包的。一千弟兄隻消把這疊得很高的米包牆推倒,直接往槽車上丢去,米包就會象流水似的瀉下山去。運米的事,由我來指揮。
甘甯想了一想,說,這樣一來,江邊裝船的弟兄隻剩一千了,恐怕太少。
呂範說,這也不妨。我方才看到,馬将軍俘虜了三千曹兵在那裡,不是也可一用麼?
甘甯大笑,說,子衡先生真有辦法。
的确,照呂範的辦法運米,有秩序,裝起來也方便。但也沒有考慮到除了自己按都督的命令運米外,諸葛亮也會插一手,派人來偷糧的。
如果每人一包從山上背到船上,上下往返,就必然會把江邊的消息帶到半山來。呂範得悉後,定要告訴甘甯,甘甯聽說另有一批人來運米,肯定要下山察看一下,毛、苟就有危險。
而孔明料定他們不會用這樣的笨辦法來搬運的,估計到有人會想出螞蟻傳包的簡便辦法。這樣,每個人都是原地不動地站着傳遞,孔明就有機可乘了。
靠近江邊的吳兵看到毛、苟他們後,隻能告訴相鄰的弟兄。兩百人的長長隊伍,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把江邊的消息告訴别人的,因為這不是傳命令,而是不必他們多管的閑事。隻要兩百人中有一個不傳,消息就會中斷,到不了半山了。
再加上甘甯守在後山,更加得不到他們的消息。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