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味蕾上的舊時光

童年舊時光流逝在一顆顆糖果裡。那時的我,偶得幾分錢,買上一顆水果糖,含在嘴裡,擔心着它一下就化了。于是小心地咽着口水,讓甜蜜緩緩地消失在唇齒間,緩釋着水果香甜的味道,哈口氣都充滿了濃濃的快樂。小時候,“棒棒糖”俗稱“狗舔糖”,我不知道是不是大人們對孩子貪吃的樣子,打趣而取的,隻覺得,當時有一根棒棒糖的孩子,就是小夥伴中的王。一個人眯着眼,陶醉般地舔上一口,回味無窮的樣子,看得人直流口水。遇到講義氣的夥伴則成了你一口,我一口地小心舔食。遇到個頑皮夥伴那就糟了,本是讓他舔一下,結果一個不小心就咬下一塊,糖果的主人氣得哇哇大叫,口中說道:“下次你别想再吃了!”話是這麼說,下次有了一定又是有福同享的好夥伴。

現在的大街小巷、超市集鎮随處可見各種各樣的糖果,想買就買,吃完之後,卻再沒有舊時的味道。咖啡味、牛奶味、酸甜味……吃到口中,三下五除二就嚼食了,正如豬八戒吃人參果——不知滋味。沒有回味的糖果下肚,才驚覺時光飛逝,再也找不回童年的甜蜜。

童年的舊時光在酸酸甜甜的楊梅裡,纏綿悠長。今天,好朋友家楊梅熟了,提了一袋送來,紫紅的顔色透着甜美的味道。吃了一顆,卻少了童年酸酸甜甜的口感。

小時候,端午節前一個月就可以到山上摘楊梅了。那時候,沒有家種的楊梅,隻有野楊梅,要到山裡去摘。

快到到端午節,楊梅樹上長着一顆顆小小的楊梅,像極了一粒粒綠色的小珍珠。顧不得楊梅還小,摘滿口袋再說。一邊摘,一邊吃,沒熟透的楊梅簡直酸得嗑牙。帶回家去,洗一洗,然後撒上一些鹽,再加一些糊辣椒面,吃上幾顆,酸中帶鹹,一股醒腦的感覺太上頭。

要是遇上家裡條件好的同學,在楊梅裡放上醬油和味精,撒一點點白糖,那可成了人間美味。

記得中學時,有一個同學偷偷地用家裡炒菜的醬油,拌了一大碗楊梅帶到學校裡吃。同學們一擁而上,搶到一顆就往嘴裡送,還不忘舔盡指尖的醬油。第二天,得知這個同學回家被打了一頓,原因是把家裡做菜都舍不得多放的醬油倒了個精光。

我和弟弟周日也會邀小夥伴們,一起上山摘楊梅。故鄉的南山是密密的樹林,在山的一側,坡地上有許多楊梅樹。狹長碧綠的葉子間躲着一顆顆楊梅。楊梅孩子青綠的時候,就逃不過孩子們的火眼金睛。枝葉間這小小的綠珍珠,一粒粒突起像極了舌頭上的味蕾。咬上一口,大門牙都給酸掉了。

有一次,和小夥伴們摘了一些回家,被母親看見了,就說:“饞貓哦,這楊梅還沒熟啊。”我和弟弟不以為然,隻是央求母親給一點醬油拌一下。開始,母親說:“這種生楊梅就摘來吃,放上那麼貴的醬油以後,到底是楊梅好吃還是醬油好吃?”我和弟弟也不回答,隻是一個勁請求母親讓我們放一點醬油,母親每次架不住我和弟弟的軟磨硬泡,終究是由我們在廚房裡鼓搗。

兩人躲在窄小的廚房裡,一會兒加點醬油,一會兒加糖,弟弟覺得再加點辣椒會更好吃。于是母親罐子裡僅有的辣椒面也被洗劫一空。拌好了楊梅,我們就端到院子裡和小夥伴們一起享用。你一顆,我一顆,一邊吃,一邊咂嘴,誇張地顯示着楊梅的美味。弟弟的這個配方赢得了大家的贊譽,有小夥伴摘到楊梅就交給弟弟來拌。最後,弟弟制作的楊梅成了小夥伴們端午前的期待,就這樣一年又一年,伴随着童年的點點滴滴。

多年以後,生活的的萬般滋味,猶如童年獨特口味的楊梅,五味俱全。如今的楊梅又大又甜,卻少了楊梅酸的本味,沒了添油加醋後的回味悠長。楊梅的滋味帶走了童年的美好時光,一去不複返。

童年的舊時光在味蕾上舞蹈,而今徒留的是一絲單調的味道。在那個物質匮乏的年代,味蕾上凝結着諸多滋味,物質豐富的今天,莫名地覺得少了一些曆練人生的滋味。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