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漫記——夏有涼風(1)

(夏有涼風之——村莊.麥浪.遠方)

有人說,世界是一個圓圈。

30年前,我搖搖晃晃蹬着自行車從村莊趕往城鎮,心情激動。

30年後,我慢慢悠悠騎着自行車再從城鎮回到村莊,平靜淡然。

這是一個和往常并無太大分别的周末,初夏的太陽明亮又熱烈。在這樣的光線之下,樹木挺直腰身,盡情伸展着頭頂的綠意,風搖動樹梢,在道路上投下連綿起伏的陰涼。

五月,連陰影都是清晰而強烈的。

風從高遠處奔來,帶動了藍天上懸浮的白雲開始疾走,那雲沾染了夏日的氣息,如吸滿水的棉花,飽滿地移動着,似乎随時都有可能落下來,化成一場雨,但光線密密地包裹着它,讓這場雨将落未落。或許正是這個原因,風是那麼涼爽,不隻是裸露的小腿可以感覺到,後背的襯衫也鼓鼓的,像是急切駛向遠方的帆。

這樣的好天氣,特别适合遠足,帶上我心愛的自行車,出發吧,目的地,後棠。一個離城區12裡左右的距離,對我這樣的中年新騎手,比較友好。

生活永遠都在一邊抛棄,一邊繼續。

自行車是我最初上班的交通工具,剛畢業上班的地方就在城西。學校和村莊比鄰而居,好多人都不知道這裡還有個單位,而且說起時都不說單位名字,隻說“西地”。

好嘛,我在一塊地裡教書!偶然有人提起它時,說出“西地師範”幾個字,都會忍不住投去感謝的眼神。

當時的道路很窄,窄到隻能過一輛車。

要是兩輛車相遇時,怎麼辦?我很好奇,但那時車很少,一直未親見答案。

偶然一天看到這種情境時,我竟忍不住駐足觀看。結果也大大出乎的意料,沒有對峙與退讓,而是某一輛車開進了旁邊人家的院子,就這樣完美的擦肩而過。暗罵自己愚蠢。

單位喜歡在晚上開會,昏黃的路燈下,幾個騎自行車的女孩走着說着笑着。有一次,我和同屋還一起撞到了路上曬的麥子上,摔破了腿,疼得龇牙咧嘴。

很生氣,怪誰呢?路有責任,麥子也有責任,我們嘛,光顧說話,也有責任吧。

有人不舍得青春損耗在這條破敗的道路上,幾番努力潇灑離去。熟悉的人中留下來的越來越少了,唉,誰讓我們當年那麼聽話,都沒有個外地的男朋友。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