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談十字街頭——謀士以身入局,舉棋勝天半子

所謂“走向十字街頭”有兩種解釋。從前學士大夫好以清高名貴相尚,所以力求與世絕緣,冥心孤往。但是閉戶讀書的成就總難免空疏虛僞。近代哲學與文藝都逐漸趨向寫實,于是大家都極力提倡與現實生活接觸。世傳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搬到地下,這是“走向十字街頭”的一種意義。

學術思想是天下公物,須得流布人間,以求雅俗共賞。威廉·莫裡斯和托爾斯泰所主張的藝術民衆化,叔琴先生在《一般》誕生号中所主張的特殊的一般化,愛迪生所謂把哲學從課室圖書館搬到茶寮客座,這是“走向十字街頭”的另一意義。

十字街頭的空氣中多少還有腐敗劑,學術思想除了象牙塔到了十字街頭以後,一般化的結果常不免流為俗化,昨日的殉道者,今日或成為市場偶像,而真純面目便不免因之污損了。

到了市場而不成為偶像,成偶像而不至于破落,都是很難的事。老莊經過流俗化以後,其結果乃為白雲觀以靜坐騙銅子的道士。易學經過流俗化以後,其結果乃為街頭擺攤賣蔔的江湖客。佛學經過流俗化以後,其結果乃為祈财求子的三姑六婆和秃頭肥腦的蠢和尚。這都是世人所共見周知的。

險,要時時回首瞻顧象牙之塔。

十字街頭上握有最大權威的是習俗。習俗有兩種,一為傳說,一為時尚。儒家的禮教,五芝齋的馄饨,是傳說;新文化運動,四馬路的新裝,是時尚。傳說尊舊,時尚趨新,新舊雖不同,而盲從附和,不假思索,則根本無二緻。社會是專制的,是壓迫的,是不容自我伸張的。比方九十九個人守貞節,你一個人偏要不貞,你固然是傷風敗俗,大逆不道;可是如果九十九個人都是娟妓,你一個人偏要守貞節,你也會成為社會公敵,被人唾棄的。

本來風化習俗這件東西,孽雖造得不少,而為維持社會安甯計,卻亦不能盡廢。人與人相接觸,問題就會發生。

如果世界隻有我,法律固為虛文,而道德也便無意義。人類須有法律道德維持,固足證其頑劣;然而人類既頑劣,道德法律也就不能勾銷。所以老莊上德不德絕聖棄智的主張,理想雖高,而究不适于頑劣的人類社會。

習俗對于維持社會安甯,自有相當價值,我們是不能否認的。可是以維持安甯為社會唯一目的,則未免大錯特錯。習俗是守舊的,而社會則須時時翻新,才能增長滋大,所以習俗有時時打破的必要。

人是一種賤動物,隻好模仿因襲,不樂改革創造。所以維持固有的風化,用不着你費力。你讓它去,世間自有一般庸人懶人去擔心。可是要打破一種習俗,卻不是一件易事。物理學上仿佛有一條定律說,凡物既靜,不加力不動。而所加的力必比靜物的惰力大,才能使它動。打破習俗,你須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萬人之惰力,所以非有雷霆萬鈞的力量不可。

因此,習俗的背叛者比習俗的順從者較為難能可貴,從曆史看社會進化,都是靠着幾個站在十字街頭而能向十字街頭宣戰的人。這般人的報酬往往不是十字架,就是斷頭台。可是世間隻有他們才是不朽,倘若世界沒有他們這些殉道者,人類早已為烏煙瘴氣悶死了。

強者皇然叫嚣,弱者随聲附和,舊者盲從傳說,新者盲從時尚,相習成風,每況愈下,而社會之浮淺頑劣虛僞酷毒,乃日不可收拾。在這個當兒,站在十字街頭的我們青年怎能免仿徨失措了朋友,昔人臨歧而哭,假如你看清你面前的險徑,你會心寒膽裂喲!圍着你的全是膚淺頑劣虛僞酷毒,你隻有兩種應付方法:你隻有和它沖突,要不然,就和它妥洽。在現時這種狀況之下,沖突就是煩惱,妥洽就是堕落。無論走哪一條路,結果都是悲劇。

我們要能于叫嚣擾攘中:以冷靜态度,灼見世弊;以深沉思考,規劃方略;以堅強意志,征服障礙。總而言之,我們要自由伸張自我,不要淚沒在十字街頭的影響裡去。

讀這封信,我是深受觸動和震撼的,朱先生用“十字街頭”這個形象來比喻現實社會中的各種交流和碰撞,他說:“十字街頭是人生的一所大學,是一所沒有圍牆、沒有校長、沒有教授、沒有學生、沒有課程表、沒有考試、沒有畢業證書的大學。”“十字街頭”不同的人、思想和文化交融在一起,當我們站在這個交叉路口上,會發現事情一下子就變得很清晰,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和文化,感受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作為青年一代,除了鑽研學術,也要根植社會,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不盲目追随權威,和那些“叫嚣”的人。

懂得在十字街頭中,保持獨立的思考和創新性,不被習俗和“流行時尚”而左右,将學術和現實社會有機結合,才能根據時代的需求進行改革和調整,發揮出最好的社會效用。十字街頭上行走着兩種人:一種是随波逐流者;一種是獨立自主者。前者隻會盲目地追随别人或者權威,而後者才能真正地掌握自己的命運和方向。

社會中的大方向,世俗的眼光,周圍的環境,都是影響和左右我們選擇的重要因素。就像學業、事業、婚姻、家庭,亦或是中年女人的取舍等等,都在親戚、朋友、家人的關切中。如今的人們生活看似選擇紛繁,但是普食的價值觀卻更像無形的枷鎖,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快樂?什麼是幸福?什麼才是有出息?甚至什麼才是孝順?偶爾也一時難以回答。

為了不成為生活群體中的“異類”多少人匆匆選擇,不問自我,随波逐流的選擇看似輕松,卻再一次次扼殺自己中慢慢變得迷茫、冷漠和殘酷,妥協之中漸漸演變成委屈、不甘和反抗。多少人在成年之後,把自己又養了一遍,又有多少人在年過半百後依舊追尋生活的意義?學會獨立思考,尊重自己的選擇和判斷,我想才是唯一的出路。青年,勇敢地堅守自我,呵護内心的聲音吧,也許羽翼未豐,但無論什麼時候,永遠不要在世俗和自我中選擇放棄自己。多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不被别人的觀點和做法所束縛。

如果胸懷救世之志,那就做好準備,腦海中騰起的一句話想要送給有志的青年們:“謀士以身入局,舉棋勝天半子”。指智者或策略家主動投身于一場複雜的局勢中,積極參與并盡力左右整個局勢的發展。他們通常會以自己的智慧、能力和行動來影響和改變局勢的走向,不懼風險和犧牲個人利益。

這句俗語意味着人們在面對複雜的局勢時,通過巧妙的策略和行動,可以戰勝或超越自然規律的限制,從而取得成功。謀士以身入局的目的就是通過自己的智慧和行動來左右局勢的走向,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超越純粹靠運氣或偶然性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人生路漫漫,我們活在世間,無論是社會的征途還是自己人生的征途,願各位都能在入局和出世中,追尋和堅守内心的正道,活出生命豐盈的姿态。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