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舊文重修)

...

村上春樹

你說誰會沒有煩惱呢?

是出生的幼兒還是垂暮的老人呢?

沒有煩惱嗎?不可以确定。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從一個人有了意識開始,便有了相應的煩惱。

每天我們都會遇見很多不認識的人,擦肩而過的路人,匆忙而過的汽車,點頭之交的小販……

他們沒有煩惱嗎?有,每個人都有煩惱。隻是煩惱并不是要晾出來供大家觀賞的。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别人的煩惱,也體會不到别人的心酸。

就連小學生都有煩惱,小孩子每天上學是挺開心的,可是他也會憂慮如果考試成績不好會不會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

近年來因學習壓力太大輕生的學生越來越多。

為什麼會走到輕生那一步呢?是日積月累的煩惱積壓,是累計的心酸終日無法得到排解。

終是敗在了兩個字上:“心态”。

說了這麼多沒用的,又回到了心态上,心态影響着一個人的判斷、抉擇、生活狀态,以及命運。

我之前駕考科三的時候,教練總會說一句話,“大家去考試的同學練得都是可以的,過與不過完全取決于大家的心态。”

真正經曆過科三考試的我,想想這句話确實沒錯,我得到了驗證,和我一起練車的一個女孩每一次模拟她都模拟的非常好,就連教練都誇她挺穩的,可是,她考試的由于太緊張了,兩次機會接近終點時都出錯了。

相反,我一個平常模拟的沒有她好的人,卻因為考試那天沒有很緊張,而順利通過。

可見,心态真的影響非常大。本來穩過的人因為心理壓力而操作失誤,是不是當時内心非常痛苦才會這樣。

煩惱固然都有,可是被煩惱影響了日常生活就不太對了。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沒有人活得是你以為中的那樣潇灑。

隻是煩惱不是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能打開天窗敞開心扉暢談的就稱不上煩惱了。

所以你不懂别人的愁,别人也不理解你的苦,這都是生活常态。

沒有人容易。

可有的人看起來總是像沒有煩惱一樣。

歸根結底還是取決于個人的自我調節能力和心态上。

不要把自己逼近死胡同,對于有的人來說,能活着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因此四肢健全安穩生活的我們就更不應該被雜事所困頓了,我們的起點就是别人祈求的幸福。

史鐵生曾寫過這樣一段令人感慨的話,分享給大家:我四肢健全時,常抱怨周圍環境糟糕;癱瘓後,懷念當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幾年後長了褥瘡,又懷念起前兩年安穩坐在輪椅上的時光;後來得了尿毒症,又開始懷念當初長褥瘡的時候;又過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時間很少,便又開始懷念起剛得尿毒症的時候。人生無所謂幸與不幸,隻是兩種不同境遇的比較罷了。

生活沒有絕對的幸,也沒有絕對的不幸。

有煩惱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有,重要的是怎麼疏導自己的心态。

我記得我當時看到有博主發這句話時有網友也曾在下面評論說:“他的話雖然勵志,但并不妨礙我繼續痛苦。”

是的,如果真那麼容易想開,那這個社會将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可是,想開與想不開并不是最後的目的,痛苦的根源就是過于糾結結果,忘記此刻。

人生在世,不過百年,也許可能也到不了百年,想想逝去的時光,看看每天的日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吃飽是福,安穩是福,活着是福。

希望我們都能正确處理自己的煩惱,每天開心點,畢竟沒有什麼比父母安在,家人陪伴,有人牽挂這種幸福來得滿足了。

活在當下,享受生活,學會放松,是我們每一位成年人需要學習的必修課。

珍惜,加油!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