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躍古池内

作者:黎荔

...

每到夏日酷暑難耐,西安持續高溫天氣,就跟到了火焰山一樣,熱浪襲人。置身于一片驕陽炙烤着的鋼筋水泥的森林中,耳畔響起的全是轟隆隆的空調聲,内心感到的隻是荒蕪與空曠。這時節,隻想到水面搖曳着荷花的池塘,化作一隻穿着泛黃綠的半透明衣服的青蛙,撲通通地跳入清澈的湖水中,濺起的水花,濺到臉上、身上,一派涼爽,身上的煩躁悶熱感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們兒時的伴侶總是各種各樣的昆蟲,蜻蜓、天牛、螞蚱、螳螂、蝴蝶、蟬、蟋蟀……此外還有青蛙和小魚……孩子的快樂與悲傷不需要條件。一隻飛過去的鳥,一隻葉子下的西瓜蟲,都能開心半天;一隻捉不住的蜻蜓,一隻死去的小倉鼠,都會難過半天。快樂是養一隻蝌蚪,看着它變成青蛙。悲傷是養一堆蠶寶寶,看着它們千絲萬繞,自縛成一個個雪白的繭子。

從小在一個又一個森林公園中長大,最喜歡拿個小瓶子去水塘邊撈蝌蚪。記得一個盛夏的下午,在一個人迹罕至的水塘邊,我發現了人丁興旺的青蛙家族。碧綠的湖水中,小蝌蚪隻剩尾巴還是蝌蚪,前半部分已變成了青蛙,還有一些更早完成蛻變的小青蛙,歡快地遊走在湖水中和岸灘邊,打破了這片野塘的甯靜,一群紮在蘆葦中的鳥兒們都被吵得撲棱棱地飛了出來。我左一撲,右一撲,忙着逮小青蛙,不知不覺走到了水岸邊厚膩的青苔上,突然腳下一滑,眼睜睜就落入水塘中,呼喊着亂撲騰,濺起水花一片。那個時候大概是五歲左右吧!最後聞訊而來的森林公園工作人員,是用撈水中雜物的大網兜将我直接打撈上來的。說我在水上載沉載浮時,雙手在水中胡亂的亂抓,穿着的紅紗裙散開如一朵喇叭花。不知為什麼,留在我的記憶深處的,是在半透明的蒼綠湖水中緩緩下墜,水流在身體四周遊走,密如鼓點的蛙鳴從不同的地方擂響,蛙聲一片,處處皆是,無處可避。我在水中似乎看到了快速地潛入水底的青蛙,以警惕的目光,騰躍的姿勢,從我的身前身後輕輕掠過。

在幹旱少湖的北方生活多年,随着生态濕地在西安的涵養恢複,近年來每到夏天雨後,山溪、池塘、菜地、草叢、湖泊……開始有青蛙喧鳴不已,特别是在寂靜的夜晚,叫聲更加扣人心弦。或是幾隻輕呱三兩聲,或是數群呱叫不止,此起彼伏,像是一場精彩的交響樂。這樣的時刻,我總會想起幼時玩耍過的一片又一片水塘。翠綠的荷葉或高聳如傘,風一來,搖曳多姿;或平鋪若扇,水珠滾動,晶瑩閃爍,一股清新涼爽的氣息沁人心脾。早春時,擺着尾巴晃來晃去的蝌蚪,就像一個逗号,蹲在湖邊,随便地用雙手一捧,就會掬上來仨仨倆倆的小生命,在指縫間滑溜溜的跳動。随着季節慢慢地延伸,那些如墨一般的小蝌蚪,逐漸脫去了小小的尾巴,變成了一隻隻可愛的青蛙。從這片浮萍,雙腿一蹬,哧通一聲,蹦到那片浮萍的青蛙,綠色的身子,鼓鼓的眼睛,四肢矯健,鼓腮而鳴,活像個蹦蹦跳跳的孩子。你剛想伸手抓它,它騰地一下,就躍到岸邊另一處,并跳到草叢之中,再也找不到蹤影。

有日本一首俳句“蛙躍古池内,靜潴傳清響”,也有譯作“古池塘,青蛙跳入水聲響。”描繪一隻青蛙跳到池塘中間,泛起靜靜的漣漪。小小的青蛙,躍動着蓬勃的“現在”之鮮活,沉沉古池,凝結着神秘的“過去”之幽深,而在青蛙跳水的一刹那,幽遠的水聲完成了一個歡悅的“頓悟”,綠色的漣漪把“現在”之鮮活注入到遠古之幽深中,也把遠古之幽深蕩進“現在”之鮮活中,使“現在”和“過去”在“頓悟”中融合。這刹那頓悟,是東方人對此在存在的一種獨特領會。

在一年中最熱的時節裡,常常在記憶的一瞬間,清涼穿越,蛙躍古池内。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