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
轉眼又是周六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足以讓人忘記很多事情,但是那些親曆的所有痛我卻永遠難忘。或許這段經曆也會影響我以後的生死觀。
孔子對待生死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我想隻有“親曆死,能知生。”我從不追求來世、永生,更不敢奢望不朽,但是我希望自己能有尊嚴的死去。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裡用理性的推理詳細地讨論了死的概念,并最終對人如何面對無法避免的死亡給出了一個終極答案: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走向死的路上,最終要面臨亡。我們在說“死”時,其實在說“如何更好地活着”。
當年讀瓊瑤寫給兒子兒媳的那封信的時候,雖然很有同感,但更多的是恐懼和害怕,有對死得敬畏和茫然。現在我突然明白了,瓊瑤一定是親眼目睹了很多這樣的無助無奈的時刻才會寫出這樣恬然對待生死,超然于物外的書信。
而此刻,我卻無比清醒,我想說,假如我有一天确診時日無多,我希望我的親人一定據實以告,讓我在可以把握的有限時間裡做我自己喜歡的事,不留任何遺憾。我不想進ICU病房孤獨的死去,我不想插管,讓你們再抉擇拔管的痛苦。
每個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但是生命長短是不等的。對于永恒的時間來說,每個人的一生都僅僅隻是一瞬間。但也正因為生命的短暫,因為我們帶不走任何曾經擁有的東西,我們活着時的每一分鐘才成為我們生命的意義。
如果必須死,那就坦然的,微笑的去面對死。
- 上一篇 我記得你眼中的依戀(7)
- 下一篇 2024-06-22 閑聊28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