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的背後是什麼?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多雲轉陰
今日花事
今天和文老師探讨老生常談的“唠叨”這個話題。
文老師:“父母就是太愛孩子了,所以反而讓孩子們覺得很壓抑,被控制,窒息。
做了這麼多,其實都是這個原因,唠叨啊,控制啊,潛意識裡期待完美小孩啊,但父母都不會覺得自己這樣了。”
我:“我以前老嫌棄我媽唠叨,後來看了一個文章其中一句話感動了我,作者說:唠叨是因為怕愛傳遞的不到位。我忽然就理解了父母的唠叨。”
文老師:“我的感受還有另外兩層意思:1.就是你不相信我,所以你反複唠叨我;2、你自己焦慮,所以反複叨叨我。
唠叨的背後是什麼呢?就是潛在的對孩子的不信任和自己的焦慮。”
我:“你的這個感受是對的,這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父母的角度就是要把他們的關愛反反複複傳遞出來,所以孩子反感唠叨,父母又覺得孩子不聽話。
這其實也是一個矛盾體。有人覺得一輩子被父母當做孩子看待是件很幸福的事,唠叨就是寵愛和幸福的見證;有人覺得唠叨就是父母不信任自己,想要控制自己,他們覺得這種唠叨令人窒息,所以厭煩父母一直想逃離。
這兩種不能說是誰對誰錯,也不是非黑即白,兩種情況都存在也都合理,隻能說世界是參差多态的,這也正是幸福的本源。”
文老師:“确實,事物都是多面的。我反而隻站在咨詢師的角度了,你的更寬泛。上年紀了之後可能才會明白你剛才說的這些。”
和文老師讨論到此結束。
确實如她最後說的那樣,大概隻有年齡大了之後才可能會明白我說的這些了,但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就是文老師分析的那樣。
其實,我到現在也不喜歡媽媽的唠叨,隻是對唠叨釋然了,能理解唠叨背後的意義了,不會再生出叛逆之心了。媽媽唠叨她的,我想聽就聽,不想聽就幹别的事裝作在聽就好,不再嫌棄她的唠叨。即便不想聽時也不覺得她的唠叨有多煩人,就當我幹活時聽音樂一般。時常會想,半百的年齡還有父母在身邊唠叨,這可真得是修來的福氣。
這人那,需要閱曆,需要沉澱,才能明白一些道理,才會對一些事情釋然,才懂得珍惜眼下的生活。
所以呢,對青春期的孩子應該包容,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和接納,和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和邊界,少一些唠叨,再少一些唠叨。
- 上一篇 長大了才知道,姐姐的魅力
- 下一篇 偷得浮生半日閑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