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記憶
最早的剛有記憶時候的除夕,早早穿上新衣服,洗好臉,抹上雪花膏,奶奶給我在眉心點個紅點兒,再梳好小辮子,紮上漂亮的頭繩綢帶,然後規規矩矩和大人一起守歲。
所謂規規矩矩就是不叫不鬧不搗亂,安安穩穩坐在炕上,吃兩片蘋果,或者吃兩個山楂條,看着爸爸和叔叔們坐在一起聊天,看着媽媽和奶奶忙活着包餃子。不知道什麼時候睡着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被鞭炮聲驚醒,醒來後被告訴又長了一歲,辭舊迎新就算完成了。
後來的幾年,懂得了期盼,除夕便比之前多了歡樂。年三十兒早上自己穿好新衣服,坐在炕上扒着燈窯看媽媽在堂屋做過年的早飯。我們家鄉年三十兒的早飯最豐盛,吃一天還要剩下,而且必須剩下,預示着有餘。這時候不敢亂跑,怕弄髒了新衣服。吃完飯就可以滿街去玩了。找小夥伴顯擺顯擺自己嶄新的衣褲鞋襪,顯擺顯擺不一樣的糖果。
這一天除了吃飯,大約都是在外面度過的。吃完晚飯就不允許出門了,和大人們一起守歲,依然是男人們神侃,女人們和面弄餡包餃子。好像那幾年我都沒有吃過除夕的餃子,因為守着守着就睡着了,在睡夢中年就過了。
再後來叔叔們陸續成家,大家庭就分開了,我家獨立到了另一個小院,過年就自己過自己的了。人少了,快樂反而多了。一家人圍坐在小小房間的炕上,媽媽包餃子,爸爸教我們玩撲克。我記得最早是玩“十點半”。當時的場景我至今記憶猶新。
也是在那一年,我除夕夜沒有早睡,一直守到媽媽在小火爐上煮好餃子。看着小鍋裡冒出的熱氣,看着媽媽細心地推動着鍋裡的餃子,撈出來,端到小炕桌上。說實話,我對吃沒有多大欲望,但那種氛圍我很幸福。我吃了餃子以後才睡下的,應該是秒睡。好在那時候人們不在零點放鞭炮,都是早晨起來才放的。
再後來我家蓋了新房子,有了電視,過年一家人磕着瓜子,喝着茶水,看着電視節目,東一個話題西一個話題地聊着。一家人一起包餃子,守到午夜煮餃子吃餃子。騰騰的熱氣在屋子裡彌漫,餃子的香味散發開來,真的是滿堂溫馨。其實大家吃得都不多,但吃的是年味,吃的是開心。
再後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除夕的年夜飯和包餃子我一直都不是主力。這些都是婆婆操持,我打下手。
記得婆婆乳腺手術那一年,好像諸事不順。年三十兒的餃子我們包的時候就覺得不理想,陷有些水,面有點軟。因為這些都是婆婆一手操辦,我不便出聲。等到煮的時候有一些已經粘底了。下鍋後剛煮一個開,婆婆一看要糟糕,趕緊撈上來一笊籬,放在一旁。結果等到煮熟,全部成了片湯。我一邊往外撈一邊不停地說着碎碎平安碎碎平安。婆婆搶撈出來的那一笊籬餃子成了碩果僅存的成品。
再後來我成了過除夕的主力。物質上豐富了,食材菜品多姿多彩了,但越過越感覺平淡,沒有了那種掰着手指頭的期盼;沒有了穿上新衣服的欣歡。就像現在,聽着外面噼裡啪啦的鞭炮響,有一搭沒一搭地看着春晚,吃着餃子,心裡有一點感慨,但更多的是平靜。
春晚陪了大家四十多年,從開始不錯眼珠地看,到現在不管看不看,都讓它播放着,偶爾會看上幾眼,播放的是氣氛,看的是喜慶。
龍年的除夕馬上就過去了,蛇年馬上就要到了。這裡該說的必須是祝福。祝所有朋友阖家歡樂,蛇年大吉!
- 上一篇 人間情多
- 下一篇 第六百四十二章 我是小豬豬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