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晨跑5公裡(2024010)

最近降溫了,天氣又回到了零度左右的寒冷狀态。蒙蒙細雨洗刷了空氣中的灰塵,給我帶來了跑步的好天氣。今天繼續跑步。

昨天晚上王美女過來給我送書,還帶來了吳美女跑步的信息,引發了我内心的小波動。

吳美女比我小一歲。這個跑步小白,在意識到自己身體稍微發胖的時候,立馬就啟動了跑步瘦身。她是披肩長發大長腿,一直保持着窈窕身材。吳美女不僅是我、也是衆人心目中的榜樣。

她列了每月100公裡的小目标,我會給自己列什麼目标呢?我的小目标是每次跑5公裡,養成跑步習慣,以後不再糾結跑與不跑。

以前我會在跑步和健身、跑步和讀書之間搖擺。後來一想,如果把跑步作為每天例行公事,就和打掃衛生一樣,時間久了,還會有什麼難度呢。

時間擠一擠總會出來的,就看你最看重什麼了。把最看重的事情放在第1位去做。

離開職場後,逐漸平靜,人生邁進了另一個階段。夕陽西下,要欣賞美景,要保持人生韻味,健康變得越來越重要。

我曾經在醫院陪護父親,看到有103歲的長壽老人,也有70多歲的老兩口同時住院治療的情景。

曾經叱咤風雲的老革命們,都有一些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隔壁病床的那位94歲老人,每天都要吃一個在微波爐加熱後的西紅柿。

我曾在茶水間裡碰見照顧的護工。她說,這是老爺子的習慣,一輩子沒改過。

當然,吃西紅柿并不是唯一能讓人健康的食品,而是這中間透露出一種信念,一個習慣:他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兒。

當父母不關注自己身體的時候,孩子也會深受其累。當父母重視健康的時候,對孩子也是一種潛移默化。

有位朋友在教育戰線上工作。她有高度的責任心,教學之事不遷就不湊合。當她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以及繁雜的行政事務的時候,就少了關注自己的身體。

前幾年,不到50歲,她就得了高血壓,肩周炎,遭遇了手指骨折,膝蓋骨痛等病痛。包括前兩天體檢發現的肝部囊腫,也讓她心情變差。

她說最近放寒假了要去外地陪孩子。兒子已參加工作,是一位碼農。她說孩子電話裡說兩天隻吃了一頓飯,最近太忙了。

當媽的放心不下,不顧自己還在發低燒的狀況,買了車票準備去照顧兒子,春節前一同返家。

朋友的身體原本可以通過寒假休息調理,但她又顧及孩子,隻能忽略自己了。

我看到了什麼呢?贊歎她的無私,又心疼她沒有打造出金剛之身,也沒給孩子做出愛護身體的表率。

這樣漫無目的的發散思維,是我在跑4公裡的時候頭腦中閃現的。

1公裡的時候很輕松。運動App報數說用了6分40多。

自我檢查一下,除過在天橋上上下台階慢了以外,更多是自己跑步的騰空有點高了,身子沒有向前沖,而是有點左右搖擺。趕緊調整跑姿。

2公裡,注意了跑步姿勢,邁步更快了。
3公裡,覺得累了。但配速超過了前面2公裡的速度。

四公裡,我的思想開小差了,就想到了以上吳美女、王美女、李美女的那些事兒。

5公裡,還有餘力,還有一段距離。練習了3次20米的加速跑。别小看這20米,對心率的快遞提升能力也是一種檢驗。

最後一公裡,也是今天最快成績。這種滿意度的記憶,促使着我下一次繼續歡樂跑。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