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異

蘋果手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買手機不配給用戶充電器的,一時半會還回想不起來了。

如果不是因為在拆新入手的蘋果16包裝盒的時候,發現随機配件隻有一根充電線和一枚小小的卡針,再别無其它之後,心裡才開始犯起了嘀咕。

家裡雖說不缺蘋果手機的充電器,可當聽到許多蘋果手機的用戶,在讨論蘋果16系列的手機,究竟選擇哪種功率的充電器,為手機充電的時候,我才把擺在桌子上那幾個大大小小的蘋果充電器拿到眼皮子底下,認認真真把插頭那個面上,标注的幾行小小的“螞蟻字符”端詳個仔細。

幸好在一堆蘋果充電器裡,還真有一個20W的充電器。

剩下幾個體積較小的充電器,上面标注的功率,都是10W。

剛剛在網上查了一下,蘋果是從iPhone 12開始,不随手機配備充電器的。

破案了。

家裡的這個20W的充電器,一定是買iPhone 10的時候,随機帶來的。

因為在iPhone 10之前,所有蘋果手機随機配備的都是10W的充電器。

iPhone 11那款手機沒買,從iPhone 12開始不配備充電器。

這個案子倒推起來,一點兒不難。

實話實說,以前真沒有仔細品過10W充電器與20W充電器在充電速度上的差異。

這次,在網上“内行人士”的提點之下,還試着做一次小試驗。

試驗結果表明,這兩種動率的充電器,在為手機充電的時候,所需時間上的差異還真是不小。

這次,也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一個疑惑。

一些人挂在嘴邊叨唠叨的“快充”,就是功率大的充電器。

這也是因為它給手機充滿電的時間相對比較短,因此得了個小名兒:快充。

瞧瞧,咱這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這十四五年的書是白讀了,都就飯吃了。

關于誰是什麼品牌手機的忠實用戶,這一點點都不重要。

為使用哪個品牌的手機去糾結,去扛精,去演戲,去诋毀,既無意義,也沒道理。

一個為人服務的工具而已,因人而異。

哪個看上去順眼?用起來順手?操作性絲滑?

這個很重要。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個人更傾向于蘋果。

這是因為我用慣了蘋果手機的移動操作系統(iOS)之後,再改用其它移動操作系統,就覺得有些别扭。

于我而言,手機的移動操作系統,遠遠比手機的品牌和價格重要。

盡管從有了蘋果手機之後,其價格就從來沒有便宜過。

盡管從自打它從娘胎裡爬出來那天起,一直到今年下半年才剛剛發布的iPhone16系列,一輩又一輩的長相,從來都沒有做過太大的改變。

可它的用戶體驗,越來越絲滑,越來越順暢,卻是不争的事實。

我使用手機除了接打電話,和使用一些諸如微信之類典型的社交軟件之外,更多的是在手機上,使用一些文字編輯器。

從文字的編輯,到文章的分發,再到與同屬一個平台的作者之間的互動,iOS 系統的比較優勢還是相當明顯的。

速度快,不卡頓。僅此一點,就比使用安卓系統手機的用戶心情好很多。

這也是這次我把我的另外一個安卓系統的手機,改換為iPhone 16的主要原因。

我喜歡蘋果手機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始終如一的直闆設計。

簡單便捷的操作,讓人騰出了更多的時間,去幹點别的什麼事情。

其實,我内心真的很想緻敬那些把一個小小的手機,還能設計成二折疊三折疊式的那些能工巧匠。

可是,腦補一下使用兩折疊三折疊手機時的畫面,心裡就會産生一種特别的壓力。

我甚至不敢計算一天之間,一折一疊加在一起的多少個動作,耗費了多少時間。

我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那點兒耐性,去忍受那種折磨。

基于此,我還是把放在嗓子眼兒的“緻敬”,又咽了回去。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