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對陶淵明的認識,是從這首詩開始的,也因為這首詩喜歡了菊花,開始學着種植菊花,雖然沒有種過什麼名貴品種,但是在我的内心,就是覺得能種菊花,就好似離那種悠閑而自在的生活就更近一步了。

陶淵明喜歡喝菊花茶,品菊花酒,寫過很多關于菊花的詩詞,比如: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 《九日閑居》。

菊花不以嬌豔的姿色取媚于時,而是以素雅堅貞的品性見美于人。陶淵明被後人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稱為“花之隐逸者菊花的品性”,已經和陶淵明的人格交融為一。

這首詩主要表現隐居生活的情趣,寫的是詩人在勞動之餘,飲酒至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岚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深永,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更表現了作者悠閑自得的心境和對甯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和厭惡,抒發作者甯靜安詳的心态和閑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寫出了作者欣賞以及贊歎大自然給人帶來的情感。

前四句作者從說理的角度來講心境的作用。魏晉玄學強調心境超然無累,不執著于事物外在的形迹,如果内心超脫了,那心靈就可以獲得解放,達到自由無礙狀态。所以在隐居這件事上,隐于朝和隐于野則沒有什麼區别。

後六句則是講田園隐居生活的美好,正是詩人心靜了,内心不躁動了,無欲無求了,才能真正感知到這種隐逸生活的自在與美好。

詩人正在東邊的籬笆旁采摘菊花,不經意間悠然地看到了蒼翠的南山,那山中的霧氣在傍晚顯得格外的美,天空的飛鳥也結伴飛回林中的巢穴。這樣的一幕是一種天地自然的和諧美,而詩人正在欣賞這種美,于是又進入了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态。

最後詩人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即是指他此時所進入了那種狀态,而詩人“欲辨”的是什麼呢?是田園生活所帶給他的心靈自由與生命意趣。這種感覺隻能自己親身去體會和感知,而無法用語言來表述,所以詩人不知道怎麼言說。這是一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

陶淵明的詩歌沿襲了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同時也有所創新。他将“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将玄言詩中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創了田園詩這一新的題材。他的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後世的詩人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