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的四個老頭和兒孫們(三十二)

文丘墨豸

三老頭的兩個兒子一個身陷囹圄,一個命喪黃泉,結局都夠悲催,其實這怨不得别人,都是腳上的泡——自己走出來的。那老三趙英奇怎樣呢?

趙英奇還真和兩個哥哥不太一樣,性格不一樣,長得也不太像。趙英奇更像三老太一些,而且性格也大不同,趙英奇為人開朗熱情,說話幽默,喜歡耍點小怪,說話表情比較豐富,有幾分遺傳了他母親的特點。大家夥都很喜歡聽他說話,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則不笑,依然繼續着他的幽默。

趙英奇初中畢業後回到村裡,正趕上村裡要任用一個電影放映員,需要有一定文化、勤快又聰明的人。當時村裡的高中生不多,初中畢業的倒有好幾個。那時候大哥趙英文還在任上沒有出事,所以就選上了趙英奇到縣裡學習放映技術。

半個月的學習之後,趙英奇回到村裡就開始為村民放電影了,這放映員一幹就是十幾年。

那個時候,農村沒什麼文化娛樂活動,看電影幾乎成了人們唯一的期待。公社有專門的電影管理小組,每月都有八九部片子挨個村排号放映,每隔三五天就能輪到一次。

趙英奇很喜歡放映員工作,每到放電影的日子,他都會早早地騎着自行車把片子從鄰村取來,倒好片子,并檢查膠片有沒有燒斷的地方,然後進行一下維護,以保證晚上順利放映。每次都提前吃完飯,到村部挂銀幕,架機器進行調試,等鄉親們吃完飯都來差不多的時候,放映就開始了。

有時候為了等大家的到來,他會讓助手玉平給大家唱歌,後來他的兒子五六歲的時候,就讓他的兒子為大家演唱。大家對趙英奇的放映技術很是信賴,對他的工作也很認可,因此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放映員屬于業餘性的工作,沒有電影的日子,該上工還得上工,還幹活幹活。隻有輪到放映日才是放映員,而且白天隻給半天取片子調機器的時間。這個工作看上去挺光鮮,也有不容易的時候,夏天還挺好,冬天就很辛苦了。電影不好看的時候,别人可以轉身回家暖和,他卻要忍受着寒冷堅持把電影播放完。每次電影放完了,大家都回家了,他還得歸攏放映器材。最讓人無奈的是電影放着放着突然下雨了,别人都往屋裡跑,他得趕緊收拾放映機。有時候遇到新片,每個村隻給一晚放映時間,他就需要一晚放映兩場,從這個屯子放完,還得趕緊去到另一個屯子放,回到家裡已經深夜了。每放一場電影村裡給十分工,一年下來也掙不到多少紅芬。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由于電視機的普及,電影漸漸退出了農村的舞台,趙英奇也就算是自動下崗了。

和兩個哥哥比,趙英奇的人生比較平淡,也一直比較太平。現在他已經是快到七十歲的老人了,身體還挺好,沒事的時候,坐在門口和老鄰居聊聊天說說話,享受無憂無慮的晚年生活。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