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旗山上
一
大暑的下午上楊旗山,對于你來說,絕對是頭一回。
從老岩橋旁邊經過,再走過新岩橋,就要開始循着不是很寬的公路曲曲折折地爬山了。暑日的太陽光雖然毒辣,但在向上行的山林遮掩的路上行走,你卻覺得并沒有呆在城裡那樣熱得難受。若是一陣山風吹來,那種涼意,隻讓你爽得渾身通透!
二
去楊旗山的路上,總能遇上人家。
在公路穿過一片兩山相夾的山谷時,走出有青郁郁的苞谷禾林的盡頭,就有三五戶人家好像是有意的在等着你的到來。你将頭伸出車窗外,你看到了有人家的塔坪裡正曬着脫成粒的早苞谷,在白晃晃的陽光下全是金燦燦的色彩!
山中坪地極少,山中的村居多就地勢砌石平地為基建成。為就方便,你一路見到很多新修的樓房多半靠近公路,故這樣的山居往往臨崖砌石,與青翠山林融為一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山居!
三
過一個叫“對馬塔”的地方,在幾座圓錐形的山峰中有七八戶人家。問此處為什麼叫“對馬塔”,村中老人笑着對你解釋,“地方的樣子就是像過去舂稻米的堆馬呀!現在的人不知道什麼是‘堆馬’,自然弄不清楚地名真正得名的由來了,呵呵!”
是啊,時代在不斷的向前發展,過去人們人人熟知的東西,現在正一天天遠離人們的生活。在廣大的農村,有很多東西過去是當時人們非常重要的東西,并且人們以此順手拈來命名其地;而現在,那些東西一個個幾乎都淡退出了下一代人的生活,自然也就出現了地理命名連本地年輕人都不知曉緣由的情形了。
四
過對馬塔,其上有黃龍泉。所謂“黃龍泉”,不過是一山中泉,因常年流黃色的渾泉,被當地人戲言之矣!山中水源極其重要,往往是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有人家。古人不是這樣說麼,“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所以,即使是一黃濁的渾泉,沉澱下來也能讓此中山民人畜飲用和洗濯。
爬上一山垭,你應該到了楊旗山最高的一座山的旁邊了;這座山的名字叫“黃包嶺”。據山裡村中老人說,在清朝對西南地區土司轄區進行改土歸流之前,清朝軍隊曾駐紮此山山中,紮營墾地,并插軍旗于黃包嶺最高處;一時間,黃包嶺上軍旗時時随風飄揚,展示了清王朝的威懾力,為後來迅速瓦解土司欲憑險據地的心理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并且最後也實現了在這塊邊蠻地區真正意義上的行政管理統一。
山垭的主公路穿山谷往東而去,在梅家橋與桑官公路彙合。而在主公路的北邊,一條新修的公路斜上黃包嶺。你決定要上黃包嶺去看看!公路幾次轉折後,你竟然進入了有十來戶人家定居的山上小村落;你沒有想到黃包嶺上竟然也有這麼多人戶!
和一家住黃包嶺最高處的老妪交談,知道這裡的人家幾乎都是劉姓人家;他們都是白族,是元朝時來自雲南大理的軍家!
老妪說,當年他們的祖先跟随元軍打到杭州,後來忽必烈下令解散“寸白軍”,在王十朋等頭領的帶領下想返回故裡,途經桑植時見桑植很多地方宜于人居,便為屬下畫定區域開墾田地進行栖居;他們劉氏一脈便被指定在這楊旗山的黃包嶺上!他們劉氏這一脈人見這黃包嶺有山泉水源可汲,有黃土可以開墾;又遠離鬧市,可避兵禍,于是就從此定居栖息于斯了!
老妪于綠樹蔭蔽的屋檐下與你閑聊。最後她自豪地說:這裡夏季伏天一點都不熱,晚上睡覺都要蓋被子,比山下城裡的日子好過多了哩!
- 上一篇 練車(四)
- 下一篇 古詩讀寫繪《江雪》繪本ppt設計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