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親子時光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77期“惜”專題活動。

網上有很多關于媽媽輔導小學生寫作業的段子,那些小視頻上的段子更是吸人眼球,大概說的就是輔導功課的不容易,老母親要抓狂。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就是雞飛狗跳,老母親的血壓也是節節飙升。

隻是看别人講的段子拍的視頻,會覺得很搞笑,但真的輪到自家的時候,哎呦,這種滋味還真不好受。

俺家寶寶還在幼兒園,因為這周開始,班級裡要每個小朋友講繪本,一天輪到三個小朋友,輪到我家孩子應該要下周了,所以在家裡面就必須要練講繪本。

今晚陪着孩子讀繪本,陪着她認字聽英語,明明就兩本繪本,幾頁的字,聽了四五頁RAZ英語,結果整整花了一個半小時。吃完晚飯洗好碗六點多了,我們就坐在廚房的小桌子前陪讀,一直到晚上8點左右,才讀完洗漱完準備上床了,睡前還得獎勵她看會兒手機。

孩子坐不住,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走來走去,一會兒想吃東西了,就不好好念好好讀,做母親的,真的會心情很暴躁,很想揍一頓。但是看着孩子歪着腦袋看着你,嘻嘻哈哈的樣子,就不好好念繪本的時候,突然間我就想到我在題目當中所寫的——要珍惜親子時光。

當我問孩子:“等你長大了,你還會記得小時候媽媽陪你一起讀繪本的事情嗎?”

她歪着腦袋想了一會兒,說:“大概是不記得了。”

我說:“為什麼不記得啊?”

“因為那個時候字都認識了,我自己會讀了呀。”孩子理所當然的說道。

好吧,這個回答好心塞,也好實在。所以,不是想着孩子能記你一輩子,就是陪她走過幼年的一段時光。

小時候我們80後那一代人,父母就忙着賺錢,哪有時間陪你讀書,我們家也沒書,也沒有芭比娃娃,沒有女孩子那些玩具,我記得小時候媽媽就給我買過一個小汽車,一個農民樣子的小人偶,戴着個帽子,隻剩上半身半截,下半身沒了。還有小兔子,小飛機,是那種金屬上發條的,會轉動的,但是都壞掉了,就隻能看看不能玩了。

平時家裡也沒啥玩具,也沒啥人,小時候基本上就是被關在家裡的,因為出去,怕跟人打架,被人欺負,我自己就拿一個小碟子自己唱歌,自己跟自己玩的,我都不知道怎麼玩過來的。所以在我七歲前的記憶其實挺模糊的,沒啥特别的印象。

時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還沒出生就有胎教,一出生就陪着孩子一起玩,慢慢做啟蒙教育。以前我不知道自由玩耍有多重要,自己不太會玩,也沒去學習怎麼陪着玩,就顧着自己上網課學習,讓家裡老人陪着孩子,我就在旁邊看着。有種焦慮,就覺得趁着還小,就多給她灌輸一點知識,讀一年級之前就讓她先把一年級的知識給學了,就讓她上小學後可以輕松一點。

但是,現在覺得,比起學認字學數字學英語,讓她多玩她喜歡玩的,養成愛幹活愛動手愛勞動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好性格,不任性,順服父母更重要。看她自嗨跟着音樂一起搖擺,很開心自由的亂扭,還讓我給她拍視頻發某音,我就配合着做。

帶着孩子一起做家務,搭積木,去壓馬路,一起讀繪本,唱歌運動,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光,等她長大了,也不太需要大人陪了。

在學前階段,其實也是孩子讀寫認知的敏感期,抓住這個時期。讓她養成一個愛看書會動腦的好習慣很重要,現階段陪着她讀繪本是我的本分。我不能保證我一定會給她一個多麼開心快樂的童年,大概我也知道,在她印象當中,她媽媽經常會打她,會管教她,她怕我,我說的話也好使,讓她不吃零食不看手機了,也還管用。但她也知道,我打她管教她是她做錯了,她沒錯,我不會管教她。

我也知道,我在成長,我在改自己的惡習,慢慢放下焦慮,對孩子的打罵越來越少了,不是一味捧着她說好話,也會嚴厲的訓斥她,但很少人身攻擊了,開始感受到自己和孩子成長的喜樂,管教孩子越來越上道了。

慢慢的孩子越來越長大,我對她的管束像漏鬥一樣,也會越來越少,不會有那麼多限制,一起成長。每個年紀都有每個年紀該做的事情,盡上自己的本分,享受養孩子的快樂,珍惜孩子還年幼時候的親子時光。用牧者的心态去牧養孩子,不體貼孩子的肉體,養出來的孩子勤快聰明,不任性,還會感恩,都挺好,珍惜跟孩子一起成長進步的親子時光。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