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亂說話

文︳三月風塵

孔子寫春秋,暗含一個“微言大義”,什麼叫微言大義呢?說好聽點叫做用深奧的話說明淺顯的意思。用鄉村老娘們的話說,叫做“指桑罵槐”。文字表面看不出來是在罵人,但是深解每個文字隐藏的意義,就是在罵這個行為不端正,罵那個為政不清明。

為什麼孔子這麼有名,又這麼小心翼翼呢?實在是跟他的處境不無關系。正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人家跟你是不講道理的,手上拿着刀劍,強行壓制着你的話頭,除非你不想要命了。

到了後來,愈演愈烈,最出名的是清朝康熙到乾隆時期,盛行文字獄,其目的,雖然跟其維持統治分不開關系,但是這種“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思想,其實也造成了不團結的本來就不團結,團結的開始自護,看情況的早已人心離散。

中國很難出國外那種職業經理人管理的強盛公司,更多的是家天下的各路諸侯,跟這種曆史文化恐怕不無淵源顧好自己的小家就好了,小家之後再考慮大家吧。

這種疑神疑鬼的态度,倒是扶持了不少馬仔閃亮登場,這些人富有聯想力,精力充沛,整起人來樂此不疲,做起實事來推三阻四。

曆朝曆代總是有好這口的,從趙高“指鹿為馬”開始,風靡各個朝代。包括唐太宗、武則天等等,均不能幸免,也給整個國家和老百姓帶來大量災難。

所以以後說話要小心點,防止“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不知不覺間被舉報在三,還不知道咋回事。

怪不得孔子的人生态度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