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權與分權

      集權與分權是社會客觀現象,不僅廣泛存在,而且由來已久,對社會影響不同,個人認知也有很大不同。

      所謂集權即是在一定範圍的社會環境中,權力由少數人行使,多數人的行為聽從少數人的命令。所謂分權則與之相反,權力劃分到盡可能小的範圍,由最小規模的社會個體行使,當然,雖然最小規模的個體就是個人,但并不意味着分權就是都分到個人。

      如果從集權和分權的曆史由來看,集權一定是早于分權,因為在社會發展早期首先不存在權力的概念,同樣也不存在個人個體的概念,人們基于生存生活所迫,隻能存在于特定人群中,人群中自然形成了集體以及與之對應的集權現象,可以想象,集權中的權力作用首先體現在具體的行為過程中,并不會在行為結果中有更多的表現。

      如果權力集中運用結果産生了較多的實物,集權的權力作用自然也就擴展到了結果分配上,不難發現,如果把較多的實物稱之為财産,那麼财産增加不利于集權運用,最起碼财産增加即會對集權形成挑戰。

      縱觀曆史進程,集權由來已久,而且根深蒂固,分權實屬稚嫩,常常不被人認同。

      首先對于多數人來說,集權易于逃避現實,希望安穩,最不願意面對的就是選擇難題,最不怕就是困苦,最喜歡的就是平均,然而一旦分權,要自己面對現實、自己做選擇,由于不再有平均,因而也沒有了安穩,當然失去的是心理的安穩。

      其次對于能夠集權的少數人而言,由于能夠掌控一切并不需要承擔責任,所以醉心于集權,更是為了集權刻意利用貧困,并且在理論上合理化這一切,迎合了多數人尋求的所謂安穩。

      人有社會屬性,與人交往聯系成為必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安穩即安全穩定是社會交往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需求,安全穩定可以有兩種方式達成,一種是固化的安穩,一種是變化的安穩。

      固化的安穩即是固定人的身份、階層,變化的安穩則是會導緻人的身份、階層變化,不難看出,固化或變化對什麼人有利不利。

      事實上,社會曆史發展中集權面臨着無法回避的挑戰,那就是科學技術進步,所以也可以看到,社會中越是貧窮的地方越接受認同集權,同時也越排斥科學技術,因為科學技術首先豐富了實物财産,其次強化了個人能力,縮小了個人差異。

      之所以現實社會中集權仍然普遍存在,是因為集權确實有分權不具備的優勢,還有着客觀的适用條件。

      從優勢講就是集權的短期效率明顯,分權在短期内不可替代。從适用條件看就是面臨特殊壓力、特殊環境、特殊時期,必須以短期效率對抗這種壓力、适應這種環境、渡過特殊時期,比如面臨戰争、企業剛剛成立、組織處于困境之時。

      集權所具有的短期效率,在危機發生時表現同樣突出,其實組織困境正是組織錯誤的管理機制也就是集權導緻的,分權化組織就如同大型建築物穹頂一樣,是一種具備穩定結構的組織形式。

      集權的産生源于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滿足客觀上推動着社會發展,而人的發展才是社會發展的目的。随着社會環境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源于社會發展初期形成的集權的社會發展方式自然也應該轉變,當然,分權絕不是不顧及現實的分權,無論分權還是集權,都不過是人在社會中行為方式之一,也就要根據現實做出選擇。

      不過,集權中最重要的問題在于集權的方式。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