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與迷茫

在我們這兒初中四年制的學制下,初三曆史就會提前結業。而且這種操作幾年前就開始了。但那時還算正常,沒有太大的特别之處。隻不過要求學生們在初三時加強一下曆史的學習,課程表上多了一節曆史課而已。

而我現在所在的這屆初三,不知是哪位大神的騷操作,引發了諸多令人深思的現象。什麼樣的操作,諸君聽我說完,自己品味和定義。

這屆初三,從春節開學伊始,就在某位大神的操作下,把原本屬于語文和英語的早讀都争了過來,變成了曆史早讀;額外加的放學後的課輔,也為曆史争得了一席之地。他們還每周一次的摸底考試,要求所有的班主任配合監場,次次排名,公布成績,大有把本校的曆史考成全市無敵,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輝煌場面。打着提高學生成績的旗号,将各班那些本就不愛學習的孩子集中到了一起,試圖讓他們考前突擊背曆史。

然而,這是多麼荒誕的設想啊。那些孩子,在自己原本的課堂上,有熟悉情況的自己的老師時刻監督着都難以學得進去,如今将這各個班級的、一大群不學習的孩子聚集在一起,那熱鬧場面可想而知。他們雖然還沒有肆無忌憚地嬉笑打鬧,但不學習孩子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加頻繁和深入,原先隻是班裡幾個孩子結團,現在全年級的孩子結團,你兄我妹,你姐我弟,各個班級都有熟人,都有好哥們,課下的交流也盛況空前,好不熱鬧。他們想要的也期待應有的學習氛圍哪裡尋到一點蹤迹,剩下隻是一片嘈雜與混亂。但似乎騎虎難下,架勢都擺好了,他們隻能三緘其口,悶聲不響地走下去為期不長的的這段時期。


如今的教育啊,不知為何竟陷入了這樣一種形式主義的怪圈。所謂的提高成績,變成了表面文章,看似有所行動,實則是自欺欺人。真正的教育不應該是這種生硬的拼湊和強制,而應是春風化雨般地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真正讓他們自己從心裡迎接和接受。


我們在追求成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卻漸漸丢失了教育的本質。那些不學習的孩子,他們真正需要的不是生硬的集中和強迫,而是耐心的引導與關愛。教育不應隻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應是培養完整的人,讓他們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對知識的真正渴望。


站在這片教育的土地上,讓我這個有着32年教齡的老教師一陣陣迷茫與悲哀。我們何時才能真正走出形式主義的誤區,回歸教育的本心呢?望着那一群群被随意擺弄的孩子,和他們滿不在乎嬉笑的臉,心裡總是沉甸甸的,仿佛壓着一塊巨石,讓人無法理解,難以呼吸。

希望有一天,教育能真正成為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真正遵從教育的規律,把孩子們先從人培養起,而不是拔苗助長、徒有其表的華麗裝飾。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