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與局
事物的發展狀态不外乎勢與局兩種狀态,其中勢為動态,局為靜态,勢是局的因,局是勢的果,在勢與局的轉化中體現事物的正常發展。
所謂勢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反映了事物發展變化的方向。勢有兩種,一種是是内部的勢,一種是外部的勢,而内外部的勢又都可以分為好壞或優劣兩類,内外部的勢相互結合構成了事物發展的局。
事物發展的局就是在某個時點上對事物相關主體的影響,其表現不外乎是均衡的共赢之局,還是失衡的單赢之局。
局的結果如何首先取決于外部的勢,外部的勢如果是公開的,也就是所有社會個體都有條件依據自身意願與能力就能夠接觸的,就有可能形成均衡共赢之局,否則,内部的勢不管如何,都不可能有共赢均衡的結果。
就外部環境因素而言,其發展态勢同樣有好壞兩種可能,這兩種勢态在公平開放的環境中每一個市場主體就可以結合自身現實狀況作出評價與選擇,也就是在某一主體角度由于其所具有的内部優劣勢不同,故而會對同樣的外部态勢做出不同的判斷與反應,最終在總體上達到均衡,而且,這種差異化是選擇結果在有限的不同的範圍内形成共赢。
但是,如果外部态勢是被人刻意掌控的,就如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各種計劃手段,由于人為的介入,計劃就帶有了計劃者主觀的意願,更為惡劣的是計劃信息的閉鎖造成了市場主體選擇的不公平,結果就是一部分人享有了計劃紅利,一部分人隻能在計劃紅利之後扼腕歎息,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既沒有均衡也沒有共赢。
就内部之勢而言,每一個市場主體都有相對優劣勢,這也就是社會主體客觀上存在的差異性表現,任何環境下這種差異都不可能消除,關鍵在于從個體角度如何揚長避短。
從社會整體來看,社會發展是所有不同社會個體發展形态的集合,也就是如果沒有社會個體發展就不可能有社會整體發展,社會整體發展就是社會中個體的優劣勢與社會整體環境所形成外部環境的态勢的有機組合,這種組合的機制正是自然法則在社會運行中的體現,然而,一旦有人為的力量介入,自然選擇法則就被颠覆,就會适得其反。
人為介入自然選擇過程中有兩種改變自然選擇下均衡共赢結果的原因,一種是介入者個人的認知缺陷,一種是介入者具有的道德缺陷。
認知缺陷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缺陷,是不可能彌補的,哪怕就是處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代也不可能改變,因為,信息可以反映事物發展過去與現在,但永遠不可能準确描述人的心理狀态。
自私是最容易産生人的道德缺陷的根源,這種缺陷如果表現為自利的行為容易引人關注與警覺,但是,自私一旦用集體的名義裝扮,不僅容易騙人,更容易自欺欺人,也就是在集體的名義下,我将無我,自己都會被自己感動不已,這樣的人一旦擁有了左右社會外部環境發展的力量,那麼市場均衡、社會共赢永遠不會實現,社會會在其“良好的”心願中越走越偏。
本來每一個社會個體所處的外部環境就應該是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努力、參與的結果,就不應該所謂的主導者,然而,社會發展進程中存在特殊原因使得某個人、某些人具有了突出的主導作用,對于這些人來說應該警醒的是自己的道德缺陷,應該承認的是自己的認知缺陷。
然而,遺憾的是,造就其成為主導者的傳統力量恰恰不具備這種影響力、約束力,所以成為了衆多不均衡無共赢社會的現實,以至于無論一般的社會個體擁有再多的内部優勢,都不可能在缺少公開公平的外部環境中獲得外部之勢,因此注定了社會發展的結局就是越來越不公平,越來越無共赢。
- 上一篇 《愛悟劄記》之《又被懵懂撞了一下腰》
- 下一篇 我聽聞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