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被抓跳樓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脆弱了?

6月6日,山西太原。補考時,大二學生小洋放在桌子裡的手機被監考老師發現,小洋跟母親留言“對不起,不要想我”後墜亡。

短短的一則新聞,令人心酸難抑。大二,也就是十八九歲的年紀。我想問的是,人生中,還有哪一段歲月比18-25歲更美好?還有哪一段歲月比18-25歲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年齡結束生命,是真正的“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是真正的悲劇。

一個年輕、朝氣蓬勃、生命力旺盛的小夥子,因為一點在往後的歲月看來也許根本微乎其微的小小過錯,就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多麼令人惋惜,對于其家人而言,又該是何等傷心悲痛。他往後的歲月明明可以擁有一片大海啊,為什麼在這時候因為丢了兩片貝殼就想不開了呢?

“年輕”與“犯錯”是如影随形的。年輕,由于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都不夠清晰,所以很容易就會犯錯。也正因為年輕,才擁有更多犯錯并改錯的資本。回望過去,我們哪一個人不曾因年輕氣盛、血性方剛而犯下各種大大小小的錯誤?但是孩子,你一定要明白的是:年輕時犯錯,是可以被原諒且最值得被原諒的。我們大可在吸取教訓之後便對犯下的過錯置之一笑,再回到人生的軌道上輕松上陣。再大的過錯,也不值得我們用生命的代價去彌補它。

小洋的死着實令人痛惜,但也暴露出了一定的社會問題:如今有許多的中小學生和年輕人都嚴重地輕視了生命的價值,以緻于各個輕生的新聞見諸報端,紮人眼球,刺痛着人們的心。

“14歲女孩玩手遊充6萬被發現後自殺。”

“北大女生疑遭男友精神控制,在賓館服藥自殺。”

“河南女生因家中貧困沒錢買手機上網課而自殺。”

…………

這一個個新聞,令人看時心驚膽戰,看過後又不住歎息。我也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比“在最美好的年齡裡結束生命”更令人痛惜的事情。

時至今日,大多數人的衣食溫飽問題都已被解決了。這些孩子選擇結束生命,也并非是因饑餓或寒冷而被逼到了生活的死角裡。他們自殺的原因,在旁觀者看來,是如此地不值一提。是的,他們隻是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點,被一些很小的事情遮住了雙眼,以緻于鑽起了思想的牛角尖,忽視了更為遠大的未來。

說到底,我們的孩子還是不夠堅韌,不夠“皮糙肉厚”。這其中,是否也反映了我們在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其中,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對孩子太好了。現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的家庭也隻有一兩個孩子。因此,我們都想盡自己的能力給孩子最好的。

吃的穿的不能比别的同學差、上貴族學校、請最好的家教老師、周末報滿一堆的興趣班技能班……

父母疼愛孩子,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常常忽略的是:我們理解的愛,與孩子所需要的愛,也許根本不是同一個東西。在我們看來,經濟上的付出、物質上的給予,也許就是愛的體現。但在孩子看來:父母對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的尊重以及适度地放權、适度地給予自由,才是愛。當我們想要給孩子提供最多的愛時,不妨回過頭去想想,我們自己在童年的時候,最渴望得到什麼,别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曾擁有一個童年。

除了愛,我們也應在孩子做錯事時給予他相應的懲罰,因為他遲早要步入社會,而社會,本就不是事事令人順心的,所以應該讓孩子知道:受挫是必然的。

另外,目前優質的教育資源确實比較匮乏,所以家長們孩子們為了争奪這些教育資源都很拼。

“你隻要讀好書就行了,其他别管。”

“作業做完了嗎?沒做完啥事兒都不能做!”

“考上好的大學,就什麼都不用愁了。”

我在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唯學習論”“唯成績論”直至今日仍然大行其道。然而,在今天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學習成績,也許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重要。考上好的大學,隻意味着你的學習能力比别人更好一些。但是,要真正地在社會上成一番事業,要考驗一個人的情商、膽量、綜合分析能力、對自我與社會的認知程度……絕不是靠一個“學習能力”就可以的。

再者,“學習”這事兒也并不意味着困于幽室之中,鑽研各種死的理論,背各種的長篇大論……學習,也要求孩子出到社會上去,睜眼看世界。

就拿語文這一科來說,寫作文,很多時候就需要學生寫出自己對社會的獨到見解。但大部分學生一拿到作文題,第一反應就是:沒素材,不知道寫啥。這其實真的不能怪學生,試想,一個整天埋頭刷題的學生,又怎麼可能寫出鮮活的事件,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思想?

讓孩子走進社會,讓孩子知道生活的艱辛,讓孩子明白社會艱難的一面,同時又告訴他:人生的強者,就是那些在看清生活本質之後仍然熱愛生活的人。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堅韌的,“皮糙肉厚”的,人格健全的孩子。

但願從今以後,中小學生輕生的事件永遠不再發生。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