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遠古時代,學校的萌芽初态
【鄭重聲明:文章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教育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 ——杜蘭特
今天,我們将追随時間的腳步,去探尋遠古時期學校的萌芽曆程。遠古時期的學校,若按時間順序劃分,分别為:明堂、成均和庠三兄弟,我接下下來分别給大家介紹這三兄弟,他們身上可以有不少故事呢!
老大:明堂
我們先從老大明堂說起,他出生于神農氏時期,距今大約 5000—7000 年, 還有個别名叫:“大教之宮 ”。他不僅名字多,功能也多,這裡不僅是部落首領商議大事的場所,也是年長智者向年輕一代傳授生存之道和部落傳統的地方。
在明堂,老人們便會召集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他們講述着祖先與大自然搏鬥的英勇故事,傳授着狩獵的技巧、制作工具的方法,以及如何辨别天氣的變化。至于祭祀、待客、訓練等活動,兒童也要參加,這類活動富含教育意義,明堂這個時期也成了兒童公育的場所,這也表現了中國幼教處于萌芽狀态。
老二:成均
老二比老大稍晚出生,他出生于五帝時期,距今 4000 多年的曆史了,這裡是教授音樂和舞蹈的地方,也是人們感受藝術魅力、抒發内心情感的場所。
在成均,人們通過節奏和旋律,傳承着部落的喜怒哀樂,讓文化在音符中流淌,在部落聯盟中,凡宗教儀式和公衆集會必有音樂,音樂滲透生活的各個方面,部落顯貴重視音樂發展,他們的子弟均受樂教。于是,在學校發展中,成均也可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萌芽形态的學校。
老三:庠
老三出生于虞舜時代,距今約 2700 年左右,《三禮義宗》中說:“虞氏之學名庠。”他是原始氏族部族儲藏剩餘獵物和生活物品的場所,又是社會養老和實施兒童公育的機構。
在原始社會,教養新生一代的任務通常主要是由老年人承擔,因此“庠”後來又具有對幼兒進行保育和教養的功能,也可以說他是中國最古老的學校。
那麼原始社會兒童到底學些什麼内容呢?接下來我為大家解密。在原始社會兒童學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4 點:(1)、社會道德習俗教育
社會道德習俗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這是一項基本的教育内容。包括:
①認識各種親屬和血緣關系,如夫妻、父子、母子……等。
②氏族部落的成訓禮法、曆史傳說、風俗習慣、禁忌、圖騰崇拜(将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視為與本氏族有親屬或其他特殊關系的象征而加以崇拜)、自然崇拜(對太陽、天地、山川、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和力量的敬畏與尊崇)、鬼魂崇拜(人死後靈魂的敬畏和信仰,教育兒童注重敬老道德)、祖先崇拜(對本氏族祖先的敬仰和祭祀,認為祖先具有庇佑後代的力量,喚起氏族團結)、巫術占蔔(通過特定的儀式和方法,試圖預測未來、解答疑惑和祈求神靈的指引,兒童也會學到一些醫術,曆史文化知識,氏族遷徙等知識)
③傳授部落的傳統習俗、禮儀規範和道德準則,讓兒童了解并遵守。
學習目的在于:讓兒童培養氏族、部落責任感,自豪感,忠于氏族和部落、肯為集體而奮鬥和犧牲。
(2)、生活勞動技能教育
這類教育包括從小從旁觀察成年人的生産勞動,并在遊戲中模仿這些生産勞動。每當成年人制造器具、捕獵、養育動物、采集果食、捕魚、紡織、取火或播種收割時,兒童就從旁觀察并在遊戲中模仿這些生産勞動。
教育目的:讓兒童逐漸由觀察模仿者成長為一個幫手,再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勞動者。
(3)、軍事體格訓練
這類内容訓練兒童的奔跑、搏鬥等能力,艱苦的自然環境中,兒童從小就要接受磨難,以訓練他們的體格,由于部落戰争的需要,兒童也要進行軍事訓練。
教育目的:以适應生存和保衛部落的需要。
(4)、美育教育
原始社會的美育教育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表現為:
①教導兒童用天然材料如花朵、羽毛等進行簡單的裝飾,培養對色彩和形式的敏感度,用天然的顔料在身體上繪制圖案,或者佩戴各種裝飾品,如貝殼、獸骨等,以展現美感和表達自我。
②在歡度節日、慶祝勝利,表達愉快的時候,兒童都會與成人同歌、同舞。原始社會中的集體舞蹈和簡單的音樂演奏,不僅是娛樂活動,也是表達情感、傳遞美的方式。
③方面文學:教導兒童如神話、傳說、歌謠等,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情節,傳遞對美的感受和理解。
④手工方面:如制作石器、陶器、編織物等,在實用的基礎上追求造型和圖案的美觀。
⑤教導兒童敬畏自然,對美麗的自然風光,如山川、河流、星空等的欣賞,培養對自然美的感知。
⑥鼓勵兒童模仿動物的動作和聲音,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表現力。
教育目的:培養兒童适應、合作、創新和傳承的思想。
今天的分享暫時結束,更多精彩等您發現,期待與您再次相遇!如果你意猶未盡,不妨關注我,下期見。
- 上一篇 童年結束了,童年的動畫片還沒結束
- 下一篇 書寫人生: 用文字見證成長 Ep. 3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