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重新定義大學之三

所以你看,隻有在夢中,才能大夢千秋,一夢千年。


遙想孔子當年,一個沒落的低層貴族,其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嘗為乘田,即管牲畜飼養放牧的小吏,但使牛羊茁壯耳。但他能夠弘道,慨然為天下先。能夠自動擔負起拯救天下的責任。盡管他的學生三盈三虛,盡管他被人譏為五谷不分、四體不勤,盡管他曾絕糧于陳,盡管他曾累累若喪家之犬,但他欣然笑之,泰然處之,有教無類,打破了學在官府的陳規陋習;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打破了小人儒的層層限制,提出了君子儒的遠大之期;并開創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之心來照耀千古、垂範後世。


而與孔子同時代的鄧析,也在開辦私學,他是教别人打官司。用現在有些人的話來說,孔子所教,不當吃不當喝,民族的良心能值幾個錢?而鄧析所教,則實用的多。做訟師的可以吃了原告吃被告;犯了罪的可以言過飾非,以非為是,以是為非。然而颠倒黑白,國家大亂,長此以往,國将不國。所以子産誅殺了鄧析,孔子誅殺了少正卯。


再放到曆史長河中來看,商鞅變法,秦國崛起,奮六世之餘烈,始皇帝一統天下。他以為,秦國的成功隻是一決于法,儒家隻是無用害法的代名詞,所以他焚書坑儒。然而他錯估了形勢,錯估了人心,結果忽忽二世,短命而亡。而漢武帝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他有秦始皇之過,卻無秦始皇之失。


所以您看,我們能不能隻是千裡學習隻為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