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捐的樹種

上初中的時候,縣團委發起号召,要向甘肅地區捐樹種,每個學校都被給了任務。活動的初衷很是高大上,幫助甘肅地區植樹造林,防風固沙。因為要綠化的面積非常大,當地的樹種不夠用,需要我們積極支援。

那段時間,各學校都開展了競賽,一時間樹種成為稀罕東西,頗有點“洛陽紙貴”的韻味。樹種從哪裡來,讓我們着實費了一番腦筋。我們小的時候喜歡玩杏核,每個同學家裡都攢了不少杏核,這個時候都貢獻了出來。當時正是金秋時節,各種水果開始上市了,我們就去買水果吃。吃完的水果,就把果核留了下來,什麼桃核呀,梨核呀,蘋果核呀,隻要是樹種就不扔了。但這樣攢還是太少了,那就去外面撿,我們在路上撿,在垃圾堆旁撿。看别人吃水果,就在一邊等着,然後要果核,就像現在有人等你喝完的水瓶一樣。這樣撿還是不夠,我們又去山上采。好幾個同學騎着自行車,到十多裡外的山上,采槐樹的種子,先撿落在地上的,然後再爬樹采。我們還遇到過蛇,草叢中傳來沙沙的聲音,我們都站着不敢動,一會兒就看到有一條蛇彎彎曲曲爬向遠方。那種蛇在我們當地叫野雞脖子,是有毒的,看到有蛇,我們都不敢采了,趕緊下山。

據說,經過全體同學的努力,我們學校超額完成任務,還收到甘肅地區的感謝信。我們想象着,這些樹種都長成了大樹,不但防風固沙成功,還果實累累。參加工作以後,在一家企業的會議室裡,我還遇到過當時那個縣團委書記,他已經升任副縣長,他還和我興緻勃勃聊起那次活動,很有成就感。

後來,我看到許多沙漠地區植樹造林的視頻,治沙的過程漫長而艱辛,也很震撼。他們先是在沙漠上打草方格,然後再種植當地耐旱的梭梭、沙柳、檸條等植物,為了保證植物成活,還要人工澆水。我忽然想到,我們曾經捐的樹種,它們最後真的去了甘肅嗎?我們東北地區五花八門的樹種,它們在甘肅能發芽嗎,能成活嗎?

無論做什麼事,關鍵是要尊重科學,注重規律,否者往往好心辦壞事。隻有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做事,才能實現有效的發展。我們那時的一腔熱情,估計就是幫助某些人完成了一場做秀,其實啥作用都沒起,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