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選股标準
讀《投資研習錄》感悟
巴菲特第一次完整公開選股标準是在1976年的《巴菲特緻股東信》。
巴菲特說:
我們以長期投資的眼光來選擇這些股票,并像購買一家未上市公司100%股份一樣來考慮以下這些因素: (1)企業具備長期競争優勢;(2) 管理層能幹、誠實; (3)市場出現低于産業資本整體收購(退市)的誘人價格;(4)是我們熟悉的行業,我們有能力判斯該行業的長期前景。
這是在1976年公開的選股标準,從那時至今,除了巴菲特對價格稍微放松之外(從低估變為合理),其他基本沒有變化。
從巴菲特的選股标準來看,要想成功選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長遠眼光,而不是短線投機。股市是我們放置财富的地方,而不是賭場。我們的财富呈現形态有現金、銀行存款、理财産品、債券、股票、黃金、房産等。股票隻是其中一種形态,具體以哪種形态來放置我們的财富,需要我們去比較,哪種财富形态能實現保值增值,跑赢通脹,收益率更高,我們就放在哪裡。隻有永遠本着放置财富的心态去投資股票,我們才不會關注一時的漲跌而受市場情緒的影響,才不會想着接盤俠趕緊出個高價來為我們接盤,從而換成現金(留足家庭開支,剩餘的永遠不要把财富以這種低效形态存放)。
2、投資股票,我們買的是一家公司(部分所有權)。股票不是我們賭博的籌碼,股票的背後是一家家實實在在的公司,股票價值的高低,隻能由公司經營的好壞來決定。所以,不論是上市的還是未上市的,不論是買下整個公司,還是通過二級市場買入部分所有權,思考模式都一樣,都是以整體收購來看待公司價值。
3、所選擇的企業要有很強的競争力,也就是要有足夠深的護城河,從而不會被其他企業輕易的擊垮。競争優勢可以是品牌優勢,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先進優勢,獨特的資源優勢。即使同行攜巨資也很難攻破的優勢,同行與其與之競争落得兩敗俱傷,還不如加入他們。所以,真正的好企業鳳毛麟角,這也是買入優質企業并伴随企業成長投資模式往往呈現為集中持股的主要原因。最怕的是隻有價格優勢,需要打價格戰才能保住市場份額的企業,則需要我們謹慎對待。
4、好的管理層。個人投資者不像大機構,可以通過直接與管理層接觸來了解管理層。但如今信息如此發達,對于上市的公衆公司,隻要我們想,就可以找到足夠多的信息來了解管理層。巴菲特在管理層這點提到了兩點:一是誠實,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在網絡上找到關于管理層的各種文字、音頻、視頻等材料來了解管理層的一言一行,看管理層在過去吹過的牛是否能夠實現,是否有黑曆史。二是能幹,通過讀财報,了解管理層過往是否取得了優秀的業績,與同行相比,是否比同行幹得更好。經過這幾步,基本可以把管理層判斷個七七八八了。
5、好價格。巴菲特的表述是,低于産業資本整體收購(退市)的誘人價格。由于市場先生的存在,在市場情緒極度低落時,會經常出現即使沒有市場價格的存在,産業資本也願意買入的誘人價格,在此時出手,安全邊際更大,未來的收益空間也更大,即使出錯,潛在的損失則更小。
6、能力圈原則。我們熟悉,且有能力判斷該行業的長期前景。這是一切的前提,能力圈可以擴大,但具體到投資決策時,我們隻在當下我們的能力範圍内行事。
以上就是巴菲特幾十年以來一直堅守的選股标準,幫助股神實現了長期年化20%的收益率。沒有神秘的選股秘籍,全是公開信息,就這簡簡單單的四點。但要做好這四點,需要我們付出無比巨大的努力,并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實現複利的奇迹。
大道相通,段永平也常說,他看一家企業,主要就三點:好的商業模式,好的企業文化和好價格。結合兩位投資大神的經驗,我把自己的投資标準總結如下,作為自己的投資檢查清單:
能力圈
競争優勢
好的商業模式
好的管理層
好的企業文化
好的價格
- 上一篇 2316.真誠是一個人最好的品質
- 下一篇 關于上訴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