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複得
看一則視頻,97歲奶奶丢了5元錢 ,急得什麼似的,孫子從口袋掏出5元紙币,故意放在家門口角落裡,然後攙着奶奶讓她找到,顫顫巍巍的奶奶摩挲着5元錢喜笑顔開,不停地叨叨。
不管視頻真與假,我還是為之感動。
我父母八十歲那年來我家,一天傍晚我下班回到家,父親坐在凳子上臉色灰白,一句話不說。
母親也唉聲歎氣,告訴我父親身上的300元丢了,找死了也沒有找到 。
我當即在家裡翻找,沙發、床邊、櫃子裡,幾乎把所有的地方翻了個遍,依舊沒有看到那丢失的300元。
父母偶爾在樓下轉一轉,錢估計落在外面了。
莫說300,就是30,對于節儉大半輩子的父母來說,都不是小錢,都心疼。
于是,趁父母不注意,我卷了3張大鈔放到衛生間馬桶後面。然後我繼續“找來找去”,若無其事地看到地上躺着300元,再大嗓門喊父親過來。
父親撿起鈔票,欣喜若狂。
我知道,這300元如果不能“失而複得” ,父親與母親會長時間耿耿于懷,懊惱自責少不了。
父親現在98歲,腦筋退化不用說,眼面前的事情轉身就忘。每天除了睡覺吃零食,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數鈔票,并且經常發現錢少了。當然,并非錢真的經常丟,大半是他不記得錢包裡放了多少錢。
哥哥嫂子于是化整為零,隻在父親的錢包裡放一些5元與10元,這樣才會把父親丢失的錢給“找”回來,否則,父親會在找個不停,一遍一遍地脫衣服,一遍一遍地掀床鋪,一遍一遍地在門前屋後轉悠,直至紙币“失而複得”。
老人對于錢一直偏好與珍惜。
不,不僅老人,所有人都如此。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