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經典《道德經》精讀心得筆記(64)
開心經典《道德經》精讀心得筆記(64)
本次經典導讀者:潘惠斌
開心經典,精讀精進,一起分享,共同成長!
大家好,我是潘惠斌,今天我懷着虔敬之心和大家一起繼續精讀中華傳世經典《道德經》(王弼注本)。
首先,讓我們放下一切瑣事雜務,找一個自己感到舒适的位置坐下來……。 請大家閉上雙眼……,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 慢 慢地呼出來……,靜 靜地 聆聽自己心跳的聲音……。
讓我們再來一次,深 深地 吸 一口氣……,然後……慢 慢地呼出來……。
好的,讓我們輕輕地睜開雙眼。今天我們接着昨天學習結束的部分,從第170面第1行開始精讀《道德經》下篇第六十四章的内容。
《道德經》作為千古經典。不是一天兩天、一遍兩遍就能學懂弄透的。所以,我準備用終身的時間來學習實踐《道德經》的智慧。學習也和投資一樣,隻有你做了長遠的打算,你才會真正的靜下心來,抛棄眼前的利益。誠意正心,認真的從零開始,去細嚼慢咽地慢慢品味。剛開始先背下原文,可以先不求甚解,理解多少是多少,把自己當下的心得先記下來。因為經典中的要義前後是一貫的,很多玄妙的意趣是和通篇連在一起才能體悟的,可能你先前沒有弄明白的地方,會在後面自然地顯現出來。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很較真的鑽牛角尖兒,往往是人為地給自己設置了學習的障礙,最後很難堅持下去。
& 下面我們先學習一遍《道德經》(王弼注本)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現在我們根據王弼的注解對《道德經》原文大義作一個初步的疏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王弼注:以其安不忘危,持之不忘亡,謀之無功之勢,故曰“易”也。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雖失無入有,以其微脆之故,未足以興大功,故易也。此四者,皆說愼終也。不可以無之故而不持,不可以微之故而弗散也。無而弗持則生有焉,微而不散則生大焉。故慮終之患如始之禍,則無敗事。
為之于未有,
謂其安未兆也。
治之于未亂。
謂【閉】微脆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當以慎終除微,慎微除亂。而以施為治之,形名執之,反生事原,巧辟滋作,故敗失也。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
不慎終也。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好欲雖微,争尚為之興;難得之貨雖細,貪盜為之起也。
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
不學而能者,自然也。喻于【不】學者過也。故學不學,以複衆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好的,今天我們先學習到這裡,明天我們将繼續接着精讀《道德經》第六十五章的内容。請大家提前做好預習,并将預習中的問題和感想整理記錄下來,以便于學習中大家相互讨論和交流分享,非常感謝大家的參與。歡迎大家在我的“開心本人”公号或在開心書茶會群裡留言交流,一起分享,共同成長!
- 上一篇 執法的溫度,有點冷
- 下一篇 《愛悟劄記》之《魚兒們的問候》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