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活成了自己最讨厭的樣子
前兩天和小元發生了争執,感覺自己滿心熱情被她誤解,氣憤到無以複加,甚至有些抓狂,“這都是為你好”脫口而出。
話一出口的瞬間,自己都被震驚了。
這句話如此熟悉又順耳!帶着濃濃的傳承意味和道貌岸然的嘴臉!
隻是這一次,這句話是從我的嘴裡說出,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自己隻是一個受衆。
角色竟然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從接受者到發出者,無縫銜接,無聲無息,自然而然。
原來,時間就是這樣改變和塑造了一個人。潛移默化,卻堅定不移,朝着一個方向,不屈不撓。
我終于還是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讨厭的樣子。
不喜歡被别人以“為你好”的名義道德綁架,現在卻打着這樣的旗号,說話行事毫無愧疚。
有人說,絕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孩子是很倒黴的。父母自身不優秀,也不一定聽從上一輩人的意見,卻蠻橫地要求自己的子女出人頭地,做一個優秀的人。
沒有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卻早早給子女預設好了前行的路。一旦孩子的選擇沒有遵照自己的心意,便大發雷霆,歇斯底裡。
而實際上,應該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的性格和獨立自主的人格。讓孩子知道,不管TA優不優秀,不管TA失敗多少次,不管TA考試是否合格,父母都永遠都愛TA,支持TA。
家永遠是TA的港灣,而不是修.羅場。隻要TA需要,父母就會随時在,沒有底線。但TA的未來,必須自己去争取,去努力,父母會支持,但卻不會去“供養”TA。自己選擇的路,就要勇于承擔所有的責任和後果。
靜下心來想想,不管是夫妻還是親子,緣分也就這一輩子,短短幾十年而已。我們應該單純享受親密關系,子女長大後放手讓他們去飛翔,需要我們且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即可,而不是束縛他們的手腳,讓他們心生不滿,給自己招來埋怨。
苦逼的父母培養出怨天怼地的孩子,家庭關系緊張,雙方總是處在敵對狀态之中,劍拔弩張,争吵一觸即發。
這樣的狀況,到底是圖什麼呢?
難道活着就是為了找不痛快嗎?難道互相為難和刁難就真的都是“為你好”嗎?
道理如此清晰明了,想通的時候心裡通透暢快,可有時候還是會鑽牛角尖,瞬間被打回原形。
慢慢改吧,不再給自己找借口。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