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記2
如果不考慮是否考試,《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這本教材也算不上一本合格的讀物,因為缺乏足夠好和多的配圖。應該沒有哪一個讀者擁有足夠豐富的想象力能夠想象得出所有疾病的情景,或者是從未接觸過的器官結構。
醫學本科隻有五年,還是會讓我覺得有些太短了,應該值得把各個東西學得更透徹一些。結構基礎的記憶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更别說病變。另外,實驗是最重要的一環,尤其是與病人接觸格外重要,可是這樣的資源實在缺乏。
這樣一個講課走馬觀花的學科,看起來并不厚的教材居然足足有400多頁,雖然遠不及内科學,但是也足夠喝一壺的了。這樣的學習實在低效,根本沒有高中那種掌握了知識的感覺,這也是當初不願意選擇文科的一部分原因,過多的背誦總會令我疲倦,不願意花費更多的心思在理解上面,因為文字實在太多了。關于經驗的總結,總是沒有足夠的底層邏輯基礎,更何況老師也不會解釋緣由。
我今天在晚上就感到了足夠多的厭煩,覺得内容太多了,也許有一部分原因是花了些時間在閱讀閑書上面,但是我并不覺得這是不值當或是不合理的。我覺得我這一天學習時間肯定是大于了8小時的,平時上課也是,并且很多時候是十分低效的學習,尤其課堂。老師的還是灌輸式的,念一遍,沒有思考,沒有引導,學生也就沒有印象。
有時候關于這樣的課程就是存在這樣的矛盾——一方面覺得老師講得很爛,覺得聽講不如自己看書;另一方面老師會補充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考試又會涉及。我必須要找到一個合适的解決辦法,試圖緩解甚至是解決這個矛盾。
從今天開始進入《理想國》,《夢的解析》和《人性的弱點》的閱讀。
關于《人性的弱點》,我很好奇,因為這是一本教人際交往的書,說實話,我有些擔心會是講述一些“假模假式”的東西,但是卡耐基的序言寫得很真誠,我因此願意相信這是一本好書。當然,并不一定是希望自己成為某種優秀的領導者或是成功的商人,隻是希望自己能夠在以後的演講或者是發言裡能夠有條不紊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我和周藝的聊天從來沒有以我的話語作為一個結束過,永遠是她的表情包或者是話什麼的結束,這應當是反應出了她的一種什麼心理呢?
也許她認為回複是一種禮貌的行為,她常常運用表情包,說明她是一個十分活潑的人,希望在對話中展現情緒或者隐藏情緒。
這隻是一種無端的猜測,也許我應該向她求證。
想起來卡耐基還在序言當中教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閱讀方式,或者是一種好的習慣,希望自己能夠在日記中得到體現。如下:
今天有什麼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呢?
首先是昨晚上不應該熬夜看書,使我今天沒辦法早起。
其次是看閑書的時間太長,看教材的效率太低。
沒有吃早飯,隻是因為沒有早起。
晚上吃了泡面,這不是很健康。
白天喝的水不夠,不利于健康。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