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憶和回憶之間(練習4)

有些事情,總在不經意間勾起深藏的回憶。

思緒飄回到幾十年前,92年炎熱的夏天,爺爺離我們而去,那時我剛剛讀完了小學。

爺爺奶奶膝下有四個孩子:我爸是家中長子,後面依次是大姑、小姑,小叔是最小的。

在我與弟弟出生後,我們家仍與小叔他們同住一個屋檐。六歲那年,奶奶給我們正式分了家,那時家裡窮,加之奶奶的偏心,我們分得的僅有一張老舊的古董桌子和幾把搖搖欲墜的闆凳。

奶奶對我們的态度并不親善,媽媽性格軟弱,常受奶奶的氣。爸爸在磷礦鎮打工,很少回家。

後來,爸媽憑借自己的辛勤勞動,積攢了一些錢,在老菜園的地基上建起了三間新房。爺爺雖歸我們家贍養,但還是住在小叔家(奶奶也住在那裡),平日裡吃飯在我們家。

那天,爺爺挑着一擔稻谷去村裡打米,剛放下谷子就突然倒在地上。打米店的孃孃急忙喊來媽媽和小叔,我們迅速将爺爺送往鎮上醫院。幾個小時後,爸爸也從外面趕回來。醫生檢查後說是腦血中風,由于那個年代醫療條件有限,也沒有聽說有高血壓這個病,爺爺在醫院住了一晚後,醫生告知已無治療的希望。我們隻好将爺爺擡回小叔家。

奶奶家的豬圈旁已經搭起了棚子,村裡的老木匠幺爹正在緊張地趕制一口黑皮棺材。天氣炎熱,他一邊用衣袖擦着汗,一邊用力地敲打着木材,聲音尖銳且刺耳。

我心中忐忑不安,不敢直視那口棺材,匆匆跑去看爺爺。爺爺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如紙,兩頰深深凹陷。他喉嚨裡發出咕咚咕咚的聲響,嘴角不斷溢出白沫,已經無法說話了。

我和華姐,還有弟弟妹妹們淚流滿面地跪在地上,不停地呼喚着爺爺,給他磕頭。到了下午,爺爺平靜地離開了我們。

爺爺走了!白布下覆蓋着他的身軀,臉上蓋着黃表紙,靜靜地躺在堂屋的木闆上。我多想揭開黃表紙再看一眼爺爺,我無法接受他已離去的事實。淚水再次湧出,心口一陣陣劇痛。

我精神恍惚,目光呆滞地凝視着爺爺靈前桌上那碗中的三柱香,香火默默地燃燒着。

姑姑們的哭聲撕心裂肺,她們伏在爺爺遺體旁的木闆上痛哭不止,直到聲音沙啞,隻能發出微弱的泣聲。

這時,孃孃小叔讓我去找媽媽,他們商量後事。稻場上,幾個堂叔和家族的人也聚在一起商議着什麼。

我看見媽媽走向對面的幺爹家,是去訂做幾十個包子,為第二天的墳地祭祀做準備。

她一邊流淚一邊往回走,從堂屋後面的谷缸裡拿出幾塊熏肉和一壇鹽菜,又吩咐我去黃坪村的大幺姨家讨了一些辣椒回來。

家境貧寒,喪事隻能從簡。

爺爺去世後,在家裡停放了一整晚。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家裡窮,多停放一天就意味着多一天的開銷。

第二天在送爺爺上山的路上,八個人擡着棺材,我們跟在後面,手裡抱着紙房子、金元寶,邊走邊撒黃表紙(買路錢)。這些物品都需要焚燒給爺爺,連同他生前穿的衣服和一簸箕的紙錢(我們這裡紙錢是用簸箕裝的)一起化為灰燼。

爸爸和叔叔頭頂白布,眼睛紅腫,走在隊伍的最前面,手裡還打着招魂幡。我環顧四周,送葬的人們仿佛置身于一場露天電影中。

爸爸和叔叔不時地回頭望向那口棺材,眼神中充滿了哀傷。我心想,他們或許在默默祈禱,希望爺爺能像電視裡的的神仙一樣,突然之間從棺材裡變出來,站到我們身邊。

大姑和小姑走在我們的旁邊,她們的眼睛紅紅的,聲音沙啞得已哭不出聲來。

記憶中,爺爺總是害怕奶奶,而我和弟弟私下裡給她起了個綽号叫“武則天”。奶奶常常為一點點小事責備爺爺,現在想想,爺爺該是過着多麼小心翼翼的生活啊。

爺爺以前在山上放牛時,總會給我摘來野山楂和毛桃子。平日裡,他也會去摘桐子樹的青果和木子樹上的果子,剝皮後換成錢。雖然隻是幾角、幾分的零錢,但隻要爺爺有,他總是毫不吝啬地給我們買香瓜子和油餅。

爺爺,您去了哪裡?您還會再回來嗎?

回想起他,那溫和的笑容依舊浮現在眼前,沉靜且含蓄……人死如燈滅,他不再回來,不再重返我們的世界。

爺爺已經離開我們32年了。他一生不吃葷菜,一吃就作嘔,飲食習慣和和尚一個樣。他一生辛勞,卻未享過半點福。

此刻,當我寫下這些回憶時,爺爺那慈祥的面容再次浮現在腦海中,我不禁淚如雨下!

人生難逃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律。因此,活在當下吧,珍惜每一天的時光!

爺爺出生于1933年,曆經戰火紛飛和無數貧寒歲月後,于59歲那年離我們而去。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