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0|不聽話,就會踩坑,是對的嗎?

這兩天來找我的個案都有着同一個底層信念,就是他們會覺得自己必須要聽從别人的話,尤其是權威長輩和領導,或者是一些有着一定成就的人的話,自己在日常生活裡才不會踩坑,才不會遭遇一些很糟糕的情況,讓自己的人生境遇變得過于悲慘和難過。

甚至他們在看到這個信念之後,雖然也會知道這是他們自己的限制性思維,可是因為内在還在擔心自己有可能會出現踩坑的情況,所以還是不敢在第一時間就對這個信念完全放手。

由此,我就想來講一講這是個什麼情況,以及要怎麼解決。

首先,我們一定要看清楚,到底是什麼讓你踩坑。

在這裡,大家先想一想一個問題,就是,假若一個人在日常走路的時候,他看到眼前有一個坑,那最後會導緻他對着這個坑踩下去,并出現踩坑這個結果,根本原因是什麼?是他不小心嗎?還是注意力不集中?或是他沒有聽權威者的話嗎?

都不是,隻是他的腳,在遇見這個坑的時候,做出了伸向坑的方向的動作,并選擇踩了進去。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小心還是不小心、注意力集中還是不集中、有沒有聽從别人的話,有沒有聽别人的叮囑,你眼前這個人他是否是真心待你,是否真的在關心你,真的在提醒你真的有危險,隻要你的腳,在遇見坑的時候,做出了伸向坑、然後踩坑的動作的話,你就必然會出現踩坑的情況。

隻不過,有些人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聽從有經驗教訓的人的話、做事時不夠認真、不夠小心謹慎,才會導緻自己有這個結果,所以才會覺得自己要在這些内容上下功夫,要讓自己變成一個聽話、小心、注意力集中的人才行。

可是,就單純地回歸到踩坑這件事來看,這所謂的聽話、小心、注意力集中,就真的是解決方式嗎?不是的。

大家想一想,假若有一個人,比如說小明,他日常總是認為“自己需要聽從别人的話才不會踩坑”,那如果他走在一條有坑的道路上時,他所聽從和依賴的這個人,一,他自己都可能看不見眼前有坑,二,他注意到了眼前有坑,可因為忙着做其它的事,而忘記提醒小明眼前有坑,三,他對小明心懷恨意,或者就是想要對小明惡作劇,他就想要讓小明受傷,所以在明知道眼前有坑的時候,還跟小明說眼前沒有坑,讓小明放心大膽地往前走。

那小明這個習慣于聽從别人的話,把别人的話當成自己的行為準則的人,在聽了這個人對自己說的話之後,去按照這個人給他的指引去走,他最終的結果不還是踩坑嗎?這跟他有沒有聽别人的話有必然聯系嗎?聽别人的話這件事,就真的能确保他不踩坑了嗎?顯然不能啊。

其次,我們再換一個點,如果一個人日常做事時總是非常小心,總會把他自己認為該做的事都做好。

可是,如果他在做一件事時,隻會很小心地去做好他認知範圍内他應該做好的事,但卻不會顧及到他認知範圍外的内容,那如果他目前所做的事情,是需要突破他的當前認知,去顧及到更多的内容和細節,可他卻隻是做了他認知範圍内的事,那就等于他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一定會成功嗎?

這就好比是,一個小孩目前隻能勉勉強強地讀出他認的字,而且他在讀的時候非常認真,那就等于你把一張五六年級的語文考卷放在他面前,讓他作答時,他就能因為他的認真而得到滿分了嗎?

他就算非常認真、非常小心、注意力非常集中地去認出這考卷上的每一個字,就等于他知道這些字連起來是什麼意思,考的是什麼内容,他應該怎麼作答了嗎?

肯定不是,這一定是他在真的了解了這些字的基本含義,以及所展現出來的句子連起來的内容之後,他知道應該如何依據這些考題去進行思考和輸出答案時,他才算是真的開始展現出能做好這張考卷的能力的。

那在這裡,我們可以說,一個人做事時是否小心、認真,就能決定着一個人做事是否成功,且不會踩坑嗎?顯然也不能。

隻是問題是,為什麼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說,“是因為你不聽我的話,你做事不夠認真,你才會出現這種糟糕的結果的”呢?

這是因為,這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不是純粹地帶着“我教你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心思去的,而是他們内在都有一種着急,想要表達自己對于孩子做出了“自己不願意接受的情況”而感受到的焦慮和憤怒,就比如說,某些家長無法接受孩子出現了成績不理想的情況,所以在面對孩子沒那麼好的成績時,總是會感覺很憤怒,總是急于發洩。

那這時,如果這些家長意識不到自己有這個情緒表達需求,或是即使意識到也不知道怎麼處理的話,那這些家長即使在真的想要幫助孩子糾正過來,學好怎麼去處理和解決這個問題,去讓他們真的得到很好的成績,他們都會因為自身内在想要發洩的焦慮和憤怒,而無法真的靜下來,去看清楚孩子自身是因為哪一個步驟做錯了,哪一個知識點沒理解透,沒運用好,讓孩子在相關内容上得到鞏固、理解和補充。

他們就隻會找到一個“你上課不認真”、“你答題不仔細”、“你學習态度輕浮”、“你沒有聽父母老師的話”的理由來進行表達,而不是真的去幫孩子一步一步地把錯誤的做法改過來,所以有些孩子就以為是自己學習不夠認真、不夠仔細、沒有聽大人的話,才導緻自己有這樣的結果。

由此,為了獲得好成績,為了不讓父母責怪自己,就一直忙着去糾正自己的學習态度和狀态,而忘記了去思考“怎麼答好這道題”、“怎麼讓自己遇見坑時不踩坑”,去學好他們所缺乏的知識,那自然也就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可以讓自己下一次在遇見這道題時,知道怎麼做才不會出錯了。

他們甚至還覺得,是自己聽别人的話還不夠多、自己還不夠認真小心才導緻的結果,然後又責怪自己這個人所呈現出來的狀态。

但其實這真的是必要的嗎?不是,甚至完全不需要。

畢竟,隻要你能夠靜下來,決定去思考“我要怎麼答好這道題,我要補充哪些知識點”的時候,你的注意力自然就會開始全部集中在研究這道題上,你自然就會呈現出一個認真學習和吸收的狀态,你自然就知道在面對這道題、想解決這道題的時候,你自己還欠缺着什麼能力和工具,然後你自然就會開始知道你要去外面獲得什麼樣的知識和工具,才能幫你更好地達成想要的結果。

換句話說,當你知道某些路上有可能有坑,而你自己又不想踩坑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去學習怎麼看到坑,怎麼避開坑,你的腳應該怎麼走,你應該走向什麼樣的方向,你自然就知道了。那這時,你還會在你不想踩坑的時候,再次踩坑嗎?一定不會。

除非,你所遇見的坑不是你過往遇見的坑的情況,你過往學習到的避開坑的知識無法幫你處理眼前的内容,那你不是隻需要去補充新的内容就好了嗎?

真的需要在這裡,停下來,責怪自己說,是自己不夠認真、不夠小心、不夠謹慎、不聽别人的話,才導緻自己踩坑的嗎?不用,你把眼前的情況處理好,再把怎麼避開新坑的知識補上就行。

但是,在這裡,可能還有一些小夥伴還是沒有辦法完全從這個問題脫離,原因是什麼呢?

這是因為他們内在還是太過害怕,他們如果弄出一些不符合權威或是家長所認可的情況的話,那些權威和家長就會因為他們的表現“不讓自己滿意”,而對他們進行責怪和懲罰。

所以,這些小夥伴并不敢完全地說,“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一位,我可以讓外界的工具和信息為自己的生命服務”。

他們因為太過沉浸在這個被他人責怪和懲罰的恐懼裡,一直都沒有出來,所以就算把一個很好的機會放在他們眼前,他們還是會覺得自己必須要得到了别人的允許,才可以真的進行嘗試,不然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又會被罵、被懲罰了”、“自己是沒有辦法去應對這個情況的”。

由此,就隻能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沙子裡,假裝看不見外面的機遇和情況,也不想做出任何新的嘗試。

但這裡,真的是他們如果出現一些不太符合他人期待的結果時,就代表這些結果本身是有問題的,或者是他們本身沒有能力去解決和應對嗎?

不是,而隻是他們陷入了那些指責他們的人的思維裡,認為他們自己就是如此。

這就好比是,小明一直在用“甲”這種方式走路,結果一走就摔了一跤,然後他的媽媽說“你怎麼這麼笨啊,連走路都不會”,這就代表着小明是一個很笨,甚至是笨得不會走路的人嗎?

不是,而隻是代表着小明目前所使用的走路方式“甲”,無法讓他在眼前這條路平穩地走好而已,那是不是隻是需要換另一種能夠讓他走得平穩的方式去走就可以了呢?他需要責怪自己“笨”嗎?

不需要,因為從來都隻是小明的媽媽内心沒有辦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走路會摔跤”這個情況,所以她會把這個情況定義為“笨的人才會做出來的行為”,來表達她内在對于這個情況的鄙夷和不滿,可不代表這件事就是一個有問題的情況。

這個“問題”的概念,是依據當前的環境本身所需要的内容而定義出來的,是小明的媽媽内在追求“好好走路”這個狀态,而把“摔跤”定義為“有問題的情況”,從而去指責小明這個人,以及他的走路方式和能力。

可假若換了一個隻有靠“甲”這種走路方式才能平穩地走的環境,那是不是“甲”這種走路方式,也依舊會被認可呢?所以,“甲”這種方式就是問題本身嗎?還是,這隻是因為“甲”這種走路方式與小明的媽媽内在認可的内容不匹配,才被說成“問題”的呢?

所以,在面對任何情況,我們隻需要看清楚,我們目前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需要怎麼執行,然後去執行就可以了,你是不需要去評判各種方式本身是否有高低之分的,你就想清楚這個方式是否符合你的情況,你是否能借助它達成你的目的就行。

其次,還有一些小夥伴會覺得自己本身就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遇見問題時,隻會忙着責怪自己“我為什麼會遇見這樣的問題”,而無法顧及其它,其中就包括去解決問題。

這裡,其實也隻是将“出現問題”這件事看得太過重大,而導緻“自己無法思考到底要怎麼解決”所形成的結果。

這就好比是,你現在摔了一跤,摔破了膝蓋的皮,你的膝蓋上有一個很大的傷口,結果你看到這個傷口之後,你隻是想着“怎麼辦,怎麼辦,我現在有一個傷口,我是不是要死了”,然後一直沉浸在“我可能會死”的恐懼裡,而不做其它任何的事情,那你想一想,傷口會自己消毒、找藥、塗藥,然後快速好起來嗎?顯然不會。

但這裡的不會,等于你本身就沒有去給傷口消毒、塗藥,然後幫助傷口快速好起來的能力嗎?肯定也不是,隻是你的注意力根本沒有放在給傷口處理的事情上,你隻顧着去恐懼而已。

所以,“你沒有能力去解決任何問題”這個想法,本身就不是真相。

那你要糾正過來,不就隻需要讓自己先接納這個恐懼,然後看清楚這個恐懼本身隻是你的内在憂慮,而不代表着你真的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那你再調動起你的精力去嘗試解決問題就可以了嗎?

你真的需要一直陷入到恐懼裡,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不行的人,覺得自己要找到一個依靠,去選擇無條件地聽從對方的話,按照對方所說的去做才行嗎?真的還需要這樣做嗎?

所以,不要再随便地把你的力量交給他人,覺得你必須要聽從别人的話才真的能解決問題,避免踩坑了。

學會相信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本來就有解決問題的智慧,你自然就會看到你其實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即使有一天,你真的認可一個人說的話,你覺得你需要去聽從,那也一定是因為你知道,他所說的内容真的能幫你解決你的問題、并達成你的目的,而不是因為“你這個人本身就有一個責任,要去聽從他的話”,更不是“你在進行自我否定和犧牲”。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