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本書】《我和我的焦慮怪獸》
【基本介紹】
《我和我的焦慮怪獸》,作者【美】埃裡克·古德曼,譯者曾藝明,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2024年11月出版,7.5萬字。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了解進而學會喜歡心中的焦慮,與其和平相處,并訓練焦慮怪獸成為自己的人生夥伴。
【閱讀所得】
1.
喜歡作者寫下的前言:
謹以此書獻給我們所有人心中的焦慮怪獸。
即使大多數時候焦慮怪獸的判斷是錯誤的,
但它總是盡力幫助我們。
感謝警惕的焦慮怪獸讓我們活下來。
這句話涵蓋了大半本書的主要内容。
有焦慮是正常的,重點是怎麼看待焦慮。如果你認為焦慮是不對的,你會更加焦慮。如果你讨厭焦慮,焦慮會加劇。如果你費盡心思想讓焦慮消失,你會在焦慮的不适中感受到額外的痛苦。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焦慮并不可怕,焦慮情緒是有用的——它的存在是為了保護你和你在乎的東西。我們要學會改善人與焦慮的關系,學會“喜歡焦慮怪獸”,也就是要把我們的心态從羞愧和恥辱轉變為安撫和慈悲,接受它時而咆哮的性格,盡可能地安撫它,并教會焦慮怪獸成為你更好的夥伴。
2.
在閱讀過程中,我始終關注的是:我們該怎麼與焦慮相處?
我想,首先是要看見焦慮。
作者說,所有偉大的英雄都有弱點,都有一些讓他們不那麼完美的東西。對阿喀琉斯來說,弱點是他的腳後跟;對焦慮怪獸來說,弱點是“情境”。假如它把相當安全的情況誤認為危險,在不到一眨眼的時間内就會穿上鬥篷開始行動。
所以問題就來了,我們要關注的是:是哪些外部因素、哪種情境會觸發你的焦慮怪獸?
對很多人來說,他的焦慮怪獸不僅害怕他想象出來的東西,還害怕他擁有這些想法這件事本身。
這又是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會害怕擁有這些想法?
記得之前看見一篇文章,作者崔璀說, “看見焦慮,你就不是一個焦慮的人,是一個看見焦慮的人。” 是的,當你看見河,你已在河外;當你看見山,你已在山外;當你能看見自己的人和情緒,你就已在情緒之外,你就是自己的觀察者。
這其實也就是埃裡克·古德曼在本書中教我們應對焦慮的一個有效方法:認知脫鈎。與負面想法保持距離,不要與負面想法合二為一。
3.
作者把焦慮分為幹淨的焦慮、肮髒的焦慮。
所謂“幹淨的焦慮”,是指自然出現的焦慮。它是處于能引發焦慮的情境中的直接結果。例如,當你面試遲到了十分鐘;當你穿過擁擠的購物中心,僅僅離開你四歲的孩子一秒鐘,你就發現她不見了;當你在等待檢查結果以排除罹患嚴重疾病的可能性時。
而當我們遇到任何形式的不适時,我們都會有批判或抵制它的沖動。當我們進行負面批判和抵制時,不适和痛苦會加劇;這種對“幹淨的焦慮”的批判和掙紮導緻了“肮髒的焦慮”。
作者提出,一方面我們要盡可能減少幹淨的焦慮。具體方法有很多,包括調節飲食、足夠的運動和睡眠、正念練習等。對我有所啟發的是其中的兩點:一是調整節奏。人生最好是一場節奏适中的馬拉松,而不應該是一場全力以赴的沖刺。試着記錄自己每天的活動和事項。看看日程安排,再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太忙了?如果是,哪些活動對創造美好生活并不重要?哪些可以少做或者不做?理想情況下,可以創建一份基于價值觀的時間表,隻做對你而言真正重要的活動。二是反思完美主義,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自己出錯。
作者提出,另一方面我們要放下肮髒的焦慮,結束與焦慮怪獸的戰鬥。借用佛陀的兩支箭寓言來說,第一支箭的痛苦是在戰鬥中受傷造成的正常、幹淨的不适,而你的反應造成的痛苦就像被第二支箭射中——隻不過這支箭是你自己射出的。人人都會經曆焦慮,沒有人可以逃避“幹淨的焦慮”(第一支箭)。當我們用對抗、譴責、批判焦慮怪獸來回應“幹淨的焦慮”時,“肮髒的焦慮”(第二支箭)就會出現。所以,我們要學會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同時盡可能改變可以改變的。如果生活中的某些東西一直是壓力的來源,看看自己是否能改變它——或者至少改變你與它的關系。
4.
當焦慮怪獸開始嚎叫時,我們應該怎麼辦?作者提出了應對它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關閉“自動駕駛模式”。當我們處在慣性思維和行為模式,也就是“自動駕駛模式”時,會根據習慣和本能對它做出反應,很可能陷入熟悉但無益的應對方式,比如:回避、依賴安全行為、與焦慮的想法和感覺做鬥争。
第二步:選擇放松。作者建議我們像毛絨布娃娃坐過山車時那樣平靜地躺着。在這裡,作者做出了兩個提醒:一是布娃娃模式不是為了放松(放松可能會變成情緒回避),而是以一種更溫和、更能接受的方法,與嚎叫的焦慮怪獸相處。二是不要試圖用“布娃娃模式”來消除焦慮,我們不過是在創造一個更平和的環境,讓焦慮怪獸知道一切都很好。如果你發現自己很難放下,“機器人vs布娃娃”遊戲會有所幫助。繃緊身體的每一塊肌肉,假裝你在大約十秒鐘内變成了機器人;然後切換到布娃娃模式,讓身體癱在椅子上,仿佛身體是用柔軟的棉花球做的。重複這個遊戲,每十秒從機器人模式切換到布娃娃模式,用十秒鐘的時間來感受肌肉放松和繃緊時有多麼不同。
第三步:把情緒當作教育時機。通過“教育時機”,你可以教會焦慮怪獸那些錯誤感知的危險不是真實的,久而久之,大腦中的神經連接也會改變,反映新的學習成果。結果就是,當舊的威脅在未來出現時,焦慮怪獸可能不再那麼咄咄逼人。
第四步:采用接納與承諾療法,重新專注于自己的價值觀。
5.
在此書中,作者還提出用暴露療法來訓練焦慮怪獸,并提醒我們:我們的目标不是完全消除焦慮,而是訓練焦慮怪獸在特定情況下做出更好的反應。
第一步:設定目标。
針對某個特定的、被誤解的焦慮觸發因素,我們可以教會大多數焦慮怪獸:你感受到的焦慮并不是緊急情況; 盡管可能不愉快,但焦慮是可以忍受的;焦慮怪獸擔憂的“災難性”後果不太可能發生;即使感到焦慮,你也可以朝着生活中有價值的方向前進……
在理想情況下,你可以訓練焦慮怪獸隻在有威脅時——或者在需要腎上腺素的刺激來完成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時嚎叫。
但現實情況是,沒有人能夠訓練焦慮怪獸達到完美的标準。你可以這樣安慰自己:無論你是一位多麼優秀的馴狗師,你的訓練内容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教會你的狗坐在餐桌旁禮貌地用刀叉進餐;訓練焦慮怪獸也一樣。
第二步:創建暴露清單
暴露清單列出了各種引發恐懼的事情,或者你認為可能會引發恐懼的事情。
拿出你之前列的那份所有焦慮觸發因素的清單——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再加上你認為可能讓你的焦慮怪獸嚎叫的事情,你就創建了一份暴露清單。請記住,焦慮的觸發因素可能是由想象引發的特定身體感覺,也可能來自虛拟現實情境和現實生活
列出一系列教育時機,在清單上的每一項上标注“你認為焦慮怪獸會嚎叫得多大聲?”,用1-10表示焦慮的程度。
第三步:選擇其中一項
第四步:找到令你擔憂的負面結果
選擇一個暴露事項後,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①如果你與内在或外在的觸發因素“面對面”,焦慮怪獸會害怕發生什麼? ② 焦慮怪獸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③焦慮怪獸預測這次經曆的可容忍程度是多少?(用1-10表示發生的可能性、可容忍的程度)。注意:不要把“感到焦慮”作為自己害怕出現的結果。
第五步:測試
第六步:暴露後需要回答的問題
暴露後,請回答下列問題:1. 發生了什麼?2. 焦慮怪獸害怕的結果出現了嗎?3. 你能忍受這種經曆嗎?4. 這段經曆教會了焦慮怪獸和你什麼?
上述訓練方法值得一試。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