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着

...

美好生活,是我們大家的心願~

看書的時候,我時不時地在心裡嘀咕:“這樣的句子我也能寫得出來,這不難寫……”。但真到了自己寫的時候,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要寫些什麼,無從下筆,真不知道這是哪道任督二脈沒打通?

今天沒什麼特别的,日常宅家而已。趁天氣稍微熱一點,就趕快把地拖了一遍。前兩天根本就不想動,更别說拖地了,家裡已經冷得像冰窖一樣,拖地會更加透心涼,哪怕地上毛毛灰塵很多了,還是忍着不拖,終于等到今天大太陽出來就把家裡大清掃了一遍。

我想到剛剛讀完的那本《美好生活》裡面寫的,書裡的主旨說:美好的生活,來自于良好的人際關系。一個孤獨的人,不管是在身心健康上、還是壽命上,都比那些不孤獨、有着非常好的社交關系支持的人,要更容易生病,而且壽命更短。

看完整本書,我想說的是,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啊。

誰不想有好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三五密友、友好的工作夥伴?誰都想擁有這些,是吧?

好的夫妻關系,需要夫妻雙方的配合,兩個人有共同的目标,為了建設自己的小家庭而努力奮鬥。還要互相尊重、支持、信任、溝通,才能長久的維護一個家,光一方這麼想,是沒有用的。要遇到一個始終如一,互敬互愛,即使有矛盾、拌拌嘴也能互相體諒、理解的人,除了一開始選人的時候看清楚外,還需要運氣的加持。有的開始幾年相處得也挺好,但料不到中途出了幺蛾子啊。

要親子關系好也是相對來說的,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要宣示他的獨立,就會要跟父母反着來,這時候也不管大人說得對還是不對,他都有自己的意見。如果他不反叛,一直都那麼聽話,唯唯諾諾,這不是父母做得成功的表現,是恰恰相反。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就不要想着親子關系好了。隻要做父母的能保住命就很好了。

現在城市裡工作的人,許多人都是背井離鄉出來的,要交到親密的朋友也很不容易。有的工作崗位流動性大,混不到叫熟名字就走了。把家安在這裡的,也是早出晚歸,平時幾乎也見不到面,就算在家,也不會輕易去敲别人家的門去串門的。

離開家鄉在外工作的人,大部份都是孤單的。回到老家見到老朋友,也因為太長時間不聯系,平時各自忙自己的工作、事業、家庭,都生疏了很多,沒有太多共同話題。

現代社會有很多人都是孤獨的。成長的環境再也不像70、80年代在集體生活、大家庭中長大。現在的小公寓裡住着的都是天南海北離家在外的“新*人”,平時不會敞開門各家随意串門,有些住了幾年也不會知道隔壁姓甚名誰。

雖然書裡一直說,要主動的去關心身邊的人、要對遇到的人熱情、好奇,要主動的去建立關系,去結識朋友、維護人際關系,這些道理其實都懂,就是做起來太難,有些也不适合實際情況。一個本身性格就很内向的人,是不可能主動去和陌生人攀談或對他感到好奇的。

再說,如果自己對身邊的人都熱情感到好奇,現實社會裡的人也不一定就會以熱情來回應你,有時他們會覺得這是打擾。

理論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件對大家身心健康都有益處的事,确實好的人際關系讓人感到更加快樂、幸福,這些也是每個人的美好心願。

在現在這個已與以前的生活形态大不一樣的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在盡力的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也都在适應這個已巨變的新時代,雖然在人際交往上有現實的困難,但人類的适應性也非常的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也好,沒有也罷,總會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最後,不論大家現在是否覺得孤單,是否有滿意的人際關系支持系統(家人、朋友、同事)。最主要的是,珍惜還在身邊的家人,珍惜那個還經常聯絡的朋友,盡量用自己的愛心和善意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人生不長,有時擦肩而過,就是一輩子。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