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原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譯文:
子貢說:“如果一個人能廣泛地給民衆以好處,而且能夠幫助衆人生活得很好,這人怎麼樣?可以說他有仁德了嗎?”孔子說:“哪裡僅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聖德了!堯和舜大概都難以做到!一個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樹立的,同時也幫助别人樹立;自己要事事通達順暢,同時也使别人事事通達順暢。凡事能夠推己及人,可以說是實行仁道的方法了。”
解讀:
讀到這句話的時候,首先想到杜甫。
杜甫一生窮困潦倒,卻有一顆兼濟天下的心。
杜甫七歲學詩,十五歲揚名,但他的一生卻是坎坷流離,貧困交加。
安史之亂爆發,他投靠劍南節度使嚴武。可是嚴武性情兇暴,幾次欲把杜甫殺掉,幸虧有嚴武母親阻攔,杜甫才得以活命。
嚴武給了他幾間草屋居住。這幾間草屋,僅供栖身,卻不能避風雨。“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在這樣的風雨之夜,詩人無法安睡,“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可是他并不是因為自己的境遇而憂愁,他想到的是那些在風雨之夜無處安身的寒士。所以他會想: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梁啟超先生說,杜甫不僅是“詩聖”,更”是“情聖”,因為“他的眼光,常常注視到社會最下層”。他常常忘記自己的窮困潦倒,而是将悲憫的目光投向那些底層的百姓。
他曾經寫下一首詩: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甯有此?隻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在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棵棗樹。有一個老婦人,經常偷偷來打棗。杜甫不但沒有阻止她,反倒對她心生憐憫,他想,一個人如果不是被逼上絕境,何至于此。不僅如此,杜甫為了減輕老婦人偷偷打棗的不安,每次看見她,都會非常親切。現在他要走了,這座草屋留給他的親戚。所以他寫下此詩,以便提醒親戚,不要給老婦人臉色看,更不要把院子圍上籬笆,希望這幾顆棗子能給老婦人一條生路。
家财萬貫,放糧濟貧,固然值得稱頌,可是自己尚在泥沼中掙紮,卻能對同樣身處其中的人伸出相助之手,這就不僅僅是仁了。
當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凡人,很難達到聖人的境界。所以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就算是仁了。
小時候,村裡經常會有一些上門乞讨的人。每次有上門者,媽媽總是讓我送給他們一個大大的玉米面餅子。在當時那個年代,我們的主食是地瓜幹,餅子都是留給家裡幹活的男勞力吃。當時我就不太情願,我說别人家都是給地瓜,為啥咱家要給餅子,還給整整一個。媽媽說,我們雖然也不富裕,但是比這些乞讨的人已經好過太多。我們可以坐在熱炕上吃口熱湯熱飯,而他們吃了這頓,下一頓還不知道在哪裡,能幫一點是一點吧。媽媽不識字,她也不懂得那些關于“仁愛”的大道理,但是她對貧者的同情就是仁的體現。
我們小區門口有一個早餐店,老闆娘胖胖的,說話大嗓門,是個爽快人。一天早晨,我懶得做飯,就過去吃根油條。這時,進來一個大漢,穿着工裝,上面濺滿了石灰點子,頭頂上就像頂着一堆亂草。他手裡拎着一個保溫瓶,吃完飯,要求再買一碗豆漿,裝在保溫瓶裡,幹活時喝。那個大保溫瓶能盛兩碗多豆漿。老闆娘給他裝得滿滿的,他一再說不用那麼多,一碗就夠了。老闆娘說,天冷,喝點熱乎的,身上暖和。一碗豆漿一塊錢,老闆娘隻了他一塊錢。大漢走後,我戲谑道:“大姐,都像你這麼做生意,還不賠光了。”“賠不光,這些人出門在外幹活不容易,咱也就能幫上這點忙了。”大姐哈哈着又忙她的生意上了。
這位大姐,她也不知道自己這是一種“仁”的行為,她隻知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給别人一點幫助,是應該的。
不懂得大道理的人,在用行動踐行着“仁”。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多一些這樣自覺或者不自覺的踐行者,那麼即使寒冬降臨,人心也是溫暖的吧!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