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惜取少年時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77期“惜”專題活動】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郎朗的讀書聲從教室裡傳來,伴随着半上午的陽光流瀉在各處,一如少年那如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般耀眼的年華。

講台上的梁老師正在為同學們賞析這首詩:“同學們,這首詩開頭很巧妙,這本是一首詠歎人生的歌,但卻是從園中葵起調。看詩中的描繪,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着露珠,在朝陽下閃着亮光,像一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詩人再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聯想到了自然界中生物。在春天的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萬物都在閃耀着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台下,是孩子們充滿着生機和希望的眼神,看着他們那富有生機的神情,梁老師越發起勁。但這時卻有切切察察的聲音傳來,像有小老鼠偷東西吃。講興被沖散,梁老師皺眉往聲音處探去,沒想到是自己講桌旁邊的捉緊卓錦和後桌的琅非在悄悄打手勢說話,那神情,好像偷吃了八大壺油的興奮。好家夥,離我這麼近都敢如此放肆,明目張膽在我課上浪費時間!梁老師的心頭立馬竄起了一股火。

梁老師伶俐的眼神刺過去,倆孩子連眼皮都沒敢擡,趕緊低頭拿筆捧書。看他們還算乖巧,為了不影響整體進度和教室裡的氛圍,她隻用了眼神提醒,沒出言警告。

梁老師調整了情緒,繼續分析:“同學們,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這首詩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時間……”

話音還沒落,那切切察察的聲音又跳出來。梁老師邊講着課,邊用眼瞄過去。又是他倆!這次倒是學聰明了些,用書擋住,正要偷偷摸摸傳遞一個玩具。這課是沒法講了,梁老師把書重重一放:“咱們今天講的這首詩是講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你們兩個在課上不好好聽課,一直在浪費時間。你們自己不學,還影響其他同學學習。你們兩個,先去後邊站會,清醒清醒。”

下課後,梁老師趕緊叫這兩個辦公室常客談心。經過一番“威逼利誘”的教育下,兩個搗蛋鬼洗心革面般地保證,下回聽課一定認真聽,再不浪費時間了。

梁老師看着這倆孩子走出去的背影,連跑帶跳的,正是青春活力最好的時候,唉。孩子們現在上高年級了,比之前小豆丁的時候懂事太多了,但也出現了所謂的“高年級現象”——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對知識和學習充滿濃濃的好奇心,有的同學不再舉手,不想學習。上課的時候,眼神呆滞,如果忽略他們稚嫩的臉龐,那神情就像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樣。他們還是半大孩子呀,梁老師不由得心疼那些孩子浪費的青春年華,那如金子一般的年華。

是自己的課課上得不夠吸引人嗎,梁老師每天都在反思。她試了渾身解數去備課,嘗試去引逗起每個孩子的學習興趣。效果是有的,但每次課上總有那個幾個學生任自己的生命悄悄流逝,看到此情景,梁老師非常有挫敗感。

是自己的問題,還是那些孩子的問題,還是大環境的問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怎樣“勸君惜取少年時”,梁老師深深思索着。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