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李娟《我媽和我叔》
《我媽和我叔》是李娟對母親婚姻生活的片段速寫,媽媽是其中當之無愧的主角,叔叔為其次,且着墨不多,主要通過媽媽的視角來反襯出叔叔這個人的好,以及這段感情的自然融洽。
按一般的寫法,總要舉出媽媽和叔叔舉案齊眉的幾個例子,來說明夫唱婦随的幸福生活,把自己的觀察融入故事當中,讓讀者在字裡行間感受到款款深情。
就算是寫自己的親人,李娟還是用她那很李娟的風格切入,幽默風趣且細膩真實地再現生活細節,客觀中立又情感真摯地擺出觀點,讀起來就能有親臨其境的感受。
她先用大量篇幅說明母親是一個什麼脾氣秉性的人。當老師時她對調皮學生施行鐵血政策,能和學生家長在教室裡厮打。怒而辭職去養豬,還能把豬養得很好。這樣一個要強且固執的女人,她的婚姻會是怎樣?什麼樣的男人才能與她攜手白頭,讀者不禁開始猜想。
李娟很快回答,結過好幾次婚了,“作為她各種婚姻的目擊者,我覺得我這輩子都不用結婚,看都看夠了。”
顯然,文章中的“我叔”就是再婚對象中的一個,也就是這樣一個光着頭,頭皮上還泛着幽幽青光,很普通的男人,讓媽媽有了細微又明顯的改變。
如性格極度倔強,做飯極其難吃,且從不因别人評價而改變态度的媽媽,忽然讓李娟給她買些菜譜,隻因叔叔說,“飯也不會做,像個什麼女人”
這句話暗含的信息是,以前李娟媽媽做為家裡的頂梁柱,照顧老的,又照顧小的,粗粝的生生把她變成了爸媽混合體,她要堅強,要勇敢,要讓家人生存下去,是不是女人,也不重要了。
但她必竟是個女人。特别是在與叔叔結婚後,她的女性意識被喚醒了,不隻是做飯要提高水平這麼簡單,而是她想重新定位自己的妻子角色,做個女人。叔叔這個人,和這段婚姻于她而言,有着别樣的意義。
很快李娟就發現,在媽媽那麼暴躁的無差别的攻擊下,不多說話,還能經常按李娟媽媽要求嘿嘿笑着,不生氣,不回怼,容納了媽媽堅硬的性格,給了媽媽不一樣的體驗,吵架吵不散,打架打不跑,這個人好像就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甚至在種葵花時,兩人意見不一緻,媽媽和叔叔分别在兩處包了不同的土地,照樣能過好一家人的日子。
前面所有通過他人之口叙述的關于媽媽性格執拗和行事果斷的鋪墊,都是為了對比得出後面媽媽與叔叔間和睦共處的不一般情份。
即便漫天風沙,吹得人灰頭土臉,媽媽還要擦上雪花膏,換上一身幹淨衣裳,打扮的極隆重去往叔叔種地的小屋探望,隻為滿天風沙中,那個被吹得睜不開眼的光頭,會一路跑着欣喜大喊,“這是,誰來了呀!”
誰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用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對待他人,确能收獲一份真情,這也是貧瘠土地上長出的,相濡以沫的愛情吧。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