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書 || 編号:[1795]
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麼樣的經驗便變成什麼樣的人,在沙漠裡養不出牡丹來。
—— 老舍《駱駝祥子》
網上撿到的一段話,簡稱:撿話。
閱讀需要每天堅持,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要相信堅持和積累的力量。
【每天推薦一本書】第1795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劉書朋。
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是:
《爸爸,我們去哪兒》
作者:
[法] 讓-路易·傅尼葉
(Jean-Louis Fournier)
大學時修習古典文學,本應成為嚴肅學者的他,後來卻成了法國知名作家及電視劇編導。他曾獲得多項國際藝術電影大獎,從一九九二年起,傅尼葉開始文字創作,作品逾二十部,包含散文、小說、劇本,他幽默诙諧的筆法,令衆多法國讀者為之着迷。
雖然經常受邀上媒體談論作品,但關于自己的兩個孩子,一直是傅尼葉避言談起的話題。直到他七十歲,也就是二〇〇八年,他才出版《爸爸,我們去哪兒?》,首度寫出身為兩個殘障兒父親的心聲。他說:“過去不提,不是因為怕丢臉、怕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而是無法面對說了之後難以承受的痛楚。”
《爸爸,我們去哪兒?》一出版,立即在法國引起熱烈的回響,在銷售量和排行榜上都創下耀眼的佳績。傅尼葉的句句文字撫慰了許多讀者,不僅僅隻是同為殘障兒的父母,更告訴大家即使有再痛苦的遭遇,還是能夠有勇氣地笑着活下去。有評論家說:或許上帝不曾善待傅尼葉的孩子,但這部作品之于傅尼葉,甚至所有的讀者,都是我們面對生命困境時最好的禮物。
本書内容的簡單介紹:
爸爸,我們去哪兒?
我們上高速公路,逆行。
我們去阿拉斯加逗熊玩,然後被熊吞掉。
我們去遊泳池,從高台上往沒有水的池子裡跳。
我們去聖米歇爾山。在流沙上散步,然後陷進去,一直陷到地獄裡。
即使有更痛苦的遭遇,還是要笑着活下去的“不成長”故事
面對生命困境的最好禮物,費米娜文學獎獲獎作品
已閱書友的書評比簡介更精彩,
一起看書評:
①
作者一直試圖用幽默來化解無力感,卻讓人更深地感覺到無力。讀來讓人蠻難受的一本書。不過,正是這種極度的無力感,讓我突然修通了一些東西。也許跌到谷底的時候,就是轉化的時刻。
②
随手拿起來讀的書,沒有提前看過書評和介紹,完全不知道内容是什麼。但拿起來就放不下了,你當然不能說它是喜劇,可也不能說它是悲劇。這是完全意義上的“黑色幽默”,區别在于,這個黑色的背景不是編出來的。他已經不是“苦中作樂”了,而是“以苦作樂”,如果把苦中作樂比喻成吃苦瓜的話,那麼本書就是在用苦瓜玩兒雜耍了。
③
這是一本含有虛構成分的小說,現實的B面也許并沒有其中描寫的那樣無助,但是也許對一個父親而言,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間,有一條金線,在金線的那一端,橫亘令人絕望的慘痛。要麼被理解,要麼不被理解,血脈和氣質要麼傳承,要麼失落哪有程度之分。我強作歡笑,可是我的眼中充滿淚水。
④
昨天看電視節目看到淩晨,想到去年買的這本小書。精緻的小開本,清爽舒心的裝幀設計,葉兆言和梅子涵的序。「如果在人漫長的一生中,他的孩子從小到大都在玩積木和毛毛熊,那麼他也會永葆青春,因為到最後,他也搞不清楚自己多大歲數了。我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多大年齡,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我覺的自己還可以目空一切。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場鬧劇中,嬉笑怒罵,仍由我發揮。」
⑤
我喜歡那隻患恐高症的叫"不飛"的鳥兒。托馬和馬蒂約就是它。
以上是朋朋整理的書評,
僅供參考。
每本書都有祂專屬的信徒,
通過上面有限的信息,如果你已經對這本書好奇、感興趣了,
去讀一讀,看一看吧。
看過後可以來這裡留下你自己的書評。
最後是這本書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Ou on Va, Papa?
【ISBN号】978-7-02-008004-5
【中圖法分類号】I565.45
【主題詞】自傳體小說-法國-現代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兒,明天見
。。關注朋朋,遇見好書。。
- 上一篇 留得殘荷聽雨聲
- 下一篇 那些真摯的情感,是生命裡閃爍的溫暖……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