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第2️⃣5️⃣5️⃣天|中國東西部發展會更加均衡·黃漢城

曆史的風雲變幻,往往就在一瞬之間。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在“内循環”“統一大市場”的宏大叙事背景後,中國經濟格局已浮現一絲變化的苗頭,我把它稱為“西升東降”。

...

今天中國有一個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底層邏輯變化,就是從單中心變成了雙中心。自1978年以來,全國上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摸着石頭過河,既向“前”看,也向“錢”看,在幾十年内走完了西方兩百年的現代進化進程。

随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到來,國家越發強調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因此,除了發展,安全也上升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既要高質量發展,又要高水平安全。在這個曆史拐點,天平上的砝碼傾向了“西部”。

...

中央不遺餘力地推動成渝地區從“規模經濟”向“速度經濟”轉型,以加速其崛起。這不僅有助于推動西部大發展,有助于有效消耗沿海地區過剩的産能,還能為中國提供相當縱深的戰略回旋空間。

關鍵時刻供應鍊不掉鍊子,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雖然中國擁有完備的産業體系、強大的動員組織能力,但是核心樞紐城市一旦因突發事件停擺,依舊會對我國整體的供應鍊版圖造成風險隐患。因此,确保重要産品的供應渠道至少有一個代替來源,以形成必要的備份系統,是保障産業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

這也意味着,誰成為“戰略腹地”,誰就有可能承接過去主要布局在沿海地區的一些主要生産力,如集成電路、工業母機、儀器儀表、航天航空裝備和先進材料等。因此,四川、重慶、湖南、廣西、河南、河北紛紛下場争奪這個機會,希望拿到新一輪高速發展的入場券。

...

新疆位于中國的最西端,似乎很偏僻遙遠,但放在全球視野中看,它卻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因此,作為中吉烏鐵路的起點,新疆天然就是連接東西方的陸上門戶。

...

以前,深圳、上海等沿海城市被當做大國的“前門”,負責經營外循環經濟。未來,成都、重慶等内陸城市會被視為大國的“後門”,專注于經營内循環經濟。前者深度參與全球化進程,後者推動統一大市場形成。

...

全球化正常時,東部受益;逆全球化加劇時,西部受益。未來,年輕人在逃離北上廣深,尋找内心的“馬爾代夫”時,相信會有更多選擇。國家戰略的時鐘擺動一小步,對個人來說,就是一大步。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