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就是學習

寫作就是學習

開始經常寫東西是從2013年來到阿斯利康做MSL(Medical Science Liason, 醫學聯絡官)的時候開始的,醫學溝通官的工作就是拜訪客戶,銷售培訓。

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被問到的問題總是相似。一遍遍回答同樣的問題,讓人疲憊,于是便開始把常見的問題進行彙總,統一制作答案。再後來,到了靈北,神經病學領域的知識更加複雜,便學着用微課軟件來錄制一些課程,把最核心的産品知識第一時間教給新員工,這樣他們上崗後就可以直接在線學習。因為新員工集中來總部培訓的機會不多,而且一年就兩三次。如果恰好錯過,等到下次培訓時都已經是老員工了,哈哈。

記得一篇在靈北時,在簡書上寫過一篇有關安齊來(雷沙吉蘭)的神經保護作用的文章,竟然有一萬多的閱讀量。這不就相當于我把同樣的話說了一萬多次嗎?這是多麼高效的溝通方式啊。後來在微信公衆号上寫,銷售有問題,隻要是寫過的,直接轉發一個鍊接發過去,job done。如果是新問題,那我就查查文獻,再寫一篇。一句頂一萬句啊,哈哈。

再後來,看過寫過的文獻多了,便開始有了新的幻燈思路。把寫過的文獻進行串聯,制作幻燈片,更加有說服力。和講者溝通幻燈片也變得異常輕松。基本就是去和老師聊天,然後把幻燈片裡需要強調的幾個點強調一下,其餘的内容請老師看看公衆号的文章,就完事了。老師講完反饋很好,比他們以前自己照着讀片子好多了。

現在的你和未來的你,其實并不太熟。今天看過的東西,如果不記下來,過幾天就隻剩模糊的印象了。經常遇到一個情況,和客戶聊天聊到一些新進展,我有印象這個研究數據我看過,但是我不記得具體出處了,無法當場調取出來,和客戶深入探讨。如果隻是閑聊,那沒有太大問題,但是一旦要深入探讨,或者客戶想要看原文,那就要重新再去檢索。不如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一些關鍵信息記下來,備用。也許你會覺得記了不少,很多都沒用。隻要有一條有用,你就賺了。不就和買彩票一樣嗎?不是每張彩票都能中獎的,隻有有一些能中不就很滿足了嗎?

不用記太多。隻要記住那個能夠幫你回溯的關鍵信息就行了。如題目,作者,期刊名稱,最重要的是你當下的想法。文章裡已經有的内容,不必重複。隻需要記下你的腦子裡産生的火花,這就是給自己的思考來一張自拍。那些不經意産生的想法,才是你需要留住的,因為不記下來,大概率以後再也想不起來自己曾經有過一個好主意,哈哈。

我寫的東西談不上創作,隻是做一個簡單的搬運和整理。就可以産生如此大的效益。為什麼不做呢?有學者曾經說過,寫東西不是幫助你學習,寫東西本身就是學習。被公認為最強學習法的費曼方法,就是讓你把你學到的東西教給别人,如果你能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把它講清楚,那麼你也就基本掌握了。把自己當作學生,寫東西就是教自己。提高學習效率,省下的時間,我就可以去學習更多的東西。

我們能學習的東西,都是前人分享出來的。不要擔心自己分享了,自己就落後了。恰恰相反。馬斯克從不申請專利,因為他們在一路領跑,他的對手是自己。他巴不得大家一起都變得強大。
為學日增,為道日減。學習上要多積累,生活上要簡單。

建立自己的個人圖書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随時調取。擺脫時間的限制,一次勞動,反複使用。貧窮的本質,就是沒有積累。一個人能否脫貧,在于它能不能積累,而不是月光。如果每天的勞動成果,都随着時間而消散了,那自然不能可能長大。能否脫貧,不光看你賺了多少,而是看能攢下多少。
佛教中提倡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有學習到好的東西,要分享。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