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畢竟是親戚,親戚隻是親戚

我是四季話,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點擊右上方“關注”,為你分享生活中的點滴之美。

...

題目這兩句話,是我在一本書上偶然看到的。

前半句“親戚畢竟是親戚”,一看到,就讓人心生溫暖。

因為,親戚代表着血脈親人,代表着一脈同源。

論起關系來,那都是能稱呼一聲“我們家的誰誰誰”的,那是血溶于水的親近,是一份扯也扯不斷的牽絆。

可是,看到後半句,親戚隻是親戚,又把人一棒打醒。

是啊,再怎麼親,也隻是親戚,不是一家人。

親戚之間,都有各自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父母,伴侶,兒女。

相應的,也都有自己的私心,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小時候的親戚,是随着父親母親去認識,去走動的。

作為小孩子,不懂得人情世故的往來,也沒有心思去想這些。

因為,孩子的眼裡,隻有重逢的小夥伴,隻有自己玩鬧不停的小世界。

漸漸長大,逐漸領會到,親戚之間,不單單有和諧與親厚,也有偶然出現的誤會和小摩擦。

不過,還是那句話,血濃于水,打斷骨頭連着筋,親戚畢竟比外人走得近。

...

到剛成家那會兒,心裡還是記挂着那些從小聯系到大的親戚。

因為新家庭陌生的成員,還不足以馬上暖熱自己的心。

并且,還一直以為,這份親戚情分,會一直延續下去,甚至超過自己的這個小家庭。

不過,現在我不再這麼想了。

因為,多年來的大事小情的經曆,讓自己慢慢看清楚了一點,那就是,親戚隻是親戚。

親戚們彼此之間,塞進了很多新的成員。

各自的伴侶,孩子,那都是新的牽挂,并且,會牽挂一輩子,感情隻增不減。

這樣看來,隻有當下這個小家庭,才是能陪伴自己時間最長的,才是相比較而言,更屬于自己的天地。

在親戚身上,也有過一些讓人心寒的經曆。

沒有事的時候,彼此之間,動不動就打電話,發微信,甚至抽時間走動,一直保持着那份始終如一的緊密與親熱。

可無意間發現,自己一直無差别對待的親戚,卻更偏向于讨好更富有的親戚,并且還不露痕迹,嘴裡還是原先的親熱。

當時的心裡,說不難過是假的,卻還是自我安慰,對方也有一大家子要養,人家有選擇更高一層的自由,這很好理解。

于是,還是一如既往地對待這個親戚,甚至力所能及地幫助對方。

...

結果,有一年,家裡有次陷入危機,曾經來往火熱的親戚,集體沉默,在自家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統統選擇回避。

在那段艱難的歲月,我徹底斬斷了一直以來維護的幻想。

我早該知道,每個人心裡,都有各自的一杆秤,自己的份量,不是他們最看重的那個。

而在之後的雨過天晴後,這些親戚們,又重新走動親熱起來,仿佛一夜之間,從各地冒了出來。

我的心,徹底明了,親戚,隻是親戚啊。

這沒有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照顧的一家老小,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就像自己,有了什麼好的,也先想着自己的家人。

之所以心裡難過,應該是自己要求得太多吧。

想明白之後,于是,沉下心來,安心經營起了自己的小家庭。

這些獨屬于自己的親人,才是眼下要用心照顧呵護的。

不過,人在這個世上,始終不是獨立的個體。

那些有着血脈聯系的親戚,怎麼能說冷落就冷落?

于是,遇到禮尚往來的走動,彼此還保持着笑臉,還繼續多年來維持的親熱。

因為,那血濃于水的關聯,還有從小到大的情分,是不能輕易能斬斷的。

親戚,畢竟是親戚。

不過,最好的距離,也就是這樣子了。

不能距離太近。

因為,沒有界限的關系,是最容易起紛争的,也最容易消磨掉,彼此之間的情分。

也不應該太遠。

因為,每一家都有各自的家庭活動,都需要和親戚之間來回走動,這是必要的人際應酬。

做人,不能太死闆。

人是群居動物,想要與人和諧相處,就應該學會,始終保持一定的彈性。

平常的日子,還是窩在自己的小家庭裡,過好各自的小生活。

...

我是四季話,80後俗人一名。熱愛自己,熱愛生活,善于在平凡中發現閃光之美。讓我們攜手同行,穿過四季花開,共話人生精彩!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