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II初見端倪
譚嗣同追随康、梁變法,不隻是親人擔心他的安全,連通達世故的好心人也替他們捏一把汗。誰都看得出來,朝政大權不在光緒手裡,而在西太後一夥的掌握之中。
就拿人事更動來說吧。光緒剛一宣布變法,西太後就下令把光緒的心腹老師、變法的參謀和得力的助手翁同和革職,接着任命她的親戚、心腹榮祿做北洋大臣,升内閣大學士,掌握兵權。
這種安排,已經為後事做了充分準備。熟悉内情的人都明白西太後用意不善。但光緒卻無可奈何。
開始,譚嗣同還不相信光緒無權,看不出西太後阻撓變法。有一件事卻使譚嗣同恍然大悟。那是在嗣同剛到軍機處不久,光緒根據變法的要求,打算啟用懋勤殿。這個殿本來從同治以後就荒廢不用了。原先它是幾朝先帝在這裡讀書,召見賢能之人,共同讨論政事的地方。現在要用這個殿,是表示國家重人才的意思。
要說這件事也算不了什麼大事,光緒完全可以作主,但也得請示西太後。他叫譚嗣同代拟一個請示報告,說明啟用此殿的必要。他怕西太後不同意,還指令内臣查找曆朝先帝的聖訓做根據。囑咐譚嗣同在報告中要引用康熙、乾隆、鹹豐三朝開懋勤殿的情況。
譚嗣同遵命寫就。退朝回來,他感慨地說:“今天我才知道皇上真無權啊!”事後,關于開懋勤殿的事便杳無音訊。原來光緒去頤和園請示西太後,沒得到同意,這件事就壓下再也不提了。所以内外人都看得清楚,光緒和西太後不睦,而西太後阻撓變法,也是公開的秘密。
這引起人們的嚴重不安。誰會料到有朝一日西太後翻臉,将維新派打入血泊呢?
正在湖北巡撫任上的譚繼洵,已是七十歲的老人。他日夜為兒子的安危提心吊膽。他憑自己多年官場的經驗,擔心兒子會由激進變法招來大禍。這個老人一個月内連續給兒子寫了三封信,督促他退出變法,趕快回家,躲避這場殺身之禍。
譚嗣同看了父親的信,毫不在意。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将一顆火熱的心全獻給了變法救中國這一偉大的事業。他沒有遵從父命,在寫給父親的信中,回駁了他的思想,其中還寫了這樣的話,老夫昏髦,不足與謀大事。
父親看到這句話,氣得不得了。但他知道兒子的倔強性格,終不會為骨肉之情所動,也無可奈何,隻好由他去吧。
- 上一篇 秋意濃
- 下一篇 讀李惟七《浮雲半書2》有感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