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劄記(4)

...

田蟹,如今已成了稀罕之物•雁韌攝

                          1

日子過得真快,稍一松懈,就斷更了。

有些事是講時效的,如果不抓緊時間去辦,拖延時日,會造成損失。寫作更是如此。

錯失時間,就是錯失良機,會導緻你人生的種種失敗。

往昔不可追,都過去了,你追得回來麼?你再年輕,也千萬别以為“來日”真的很“方長”,從而放任自流,虛度時日,蹉跎歲月,虛擲了寶貴的光陰,以至一事不做,一文不寫。

來日自有來日事,要做的事或許更多,一件件的接踵而至,你做得過來麼?

其實,當年你剛上小學的時候,教科書和老師就告訴你:“寸金難買寸光陰”、“今日事今日畢”,這樣的道理十分明了,你怎麼就忘記了呢?

“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那忘記時間呢?你明白的,何必我饒舌!

...

牛、鹭鸶,草地,也不失為一道風景•雁韌攝

                          2

憑空想象,你是寫不出好文章的。你隻能根據自己的人生閱曆,生活體驗,寫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事。

親人、朋友、同事、鄉親、鄰居,有緣認識而有所交往的人,哪一個沒有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個個去想,一個個地寫,一件件事叙述,寫着寫着,這人物形象,便會豐滿起來,内容也會漸漸的充實。有了這個基礎,你就可以進一步構思,展開想象,更紮實地寫。

在寫作的過程中,那些記憶中的生活細節,将會如泉水似的湧出。源頭活水,就是你長久的讀書積累,生活積累。

有了深厚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積累,你自然便有了切實的體驗和感悟,你将它以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即可。

                            3


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在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切實的保障的前提下,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寫作,業餘時間就當集中你的精力,專一地進行寫作,那效果肯定會明顯一點。精力過于分散,你就很難做好一篇文章。

“春風無意亂翻書”,你是人,非春風。如果你随便翻書,讀書隻讀到書皮,便又去翻翻舊日記,看看舊稿,再随意寫一段文字。如此分心,你必将一事無成。

讀書時,你就認認真真地讀書。選擇一本已經過文學史肯定了的經典名著,通讀它,琢磨它,做點讀書劄記,以加深印象。不能随意的翻翻,就塞回書櫥裡,又拿出另一本翻翻,這樣的話,毫無益處。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好書不厭看還讀,益友何妨去複來”。凡讀書之人,誰不語熟能詳?那實際行動呢?就看你的了。

看自己的日記、舊稿,更當一絲不苟。發現不當的詞句、錯别字,立即改過來。将那可有可無的贅言,堅決删掉,何必同它“客氣”呢?你容得下它,讀者容不得你!

這世界,認真讀書,認真治學的人,可多呢,有專門“捉字虱”者,他并不是與你我有什麼矛盾,什麼“冤仇”,而是為了純潔我們祖國的語言。

當你拿出原先寫下的日記,塞在抽屜的手稿,邊看邊琢磨時,如果你想起了某個人,某件事,某個生活細節,就當補充進去。盡力寫得充實一點,有趣一點,簡潔、生動而流暢一點。

那怕是已經發上平台的文章,獲得了簡友的好評,也當回頭看看,将那可有可無的字句删掉,能修改得更完美一點,難道不好嗎?緻臻緻善,當是一個寫作者最理想的目标。

人世間的事,誰看得那麼準呢?寫着寫着,或許某一瞬間,真有一個編輯看上了你的某篇文章,向你約稿呢?你手頭的積稿,真拿得出去才行!這種好事,中外文壇都有先例。凡看過些作家轶事的人,誰不知道!

人世間的種種技能,都有其規律,隻是一般的手藝人,隻顧謀生,無暇去總結他的實際經驗罷了。

在以往漫長的歲月中,能寫出《天工開物》的,不就是明朝的宋應星一人嗎?能寫出《本草綱目》的,也隻有李時珍。

俗言:“蛇有蛇路,蛤有蛤路”。看來,寫作應該是有路可行的,那就是長期的寫作實踐。寫得多了,思路漸開,工多手熟,寫出來的文章也漸有看頭,這是很自然的。

一樣米養百樣人,各有志氣,各有興趣,但唯有獨立的性格,獨特的經曆,獨特的生活體驗,獨立思考,獨立創作,才會有真正屬于你的作品産生。

“創作你的創作”,就是這麼回事。

...

北海僑港掠影•雁韌攝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